勵志短語經典的句子

郭晏均自殺的原因 麻省理工才女郭晏均爲何要自殺

本文已影響 1.62W人 
郭晏均自殺的原因 麻省理工才女郭晏均爲何要自殺

麻省理工才女郭晏均爲何要自殺?

郭晏均,這個優秀的中國留學生度過了她能做到的“完美”的一生。在她的有生之年,她是中國學生們的偶像,也是中國家長們羨慕的對象。她完成了父母和老師爲她設計的人生背景,在她走進世界級的精英羣體時,她倍感壓力,覺得自己“除了中文之外別無優勢”;當她想要完成自己設計的人生時,她發現自己很難做自己。最後,她用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28的郭晏均短暫的一生幾乎是“求學”一生。所以,她的死與她所受的教育有着必然的聯繫。郭晏均,1984年出生在中國蘭州在深圳長大,2001年移民美國,2006年獲得德州農工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學位。畢業後搬到紐約市,在曾在華爾街的投資銀行、私募基金及對衝基金工作過,後進入知名的MIT(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就讀。這些經歷到底帶給郭晏均什麼樣的體驗?她在這些體驗中獲得了多少快樂?媒體沒有寫,但這些光圈和名相,就讓已經出國和即將出國的中國留學生羨慕了。爲什麼不追問一下?爲什麼不去思考和了解更多?被動的接受已有的信息,會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由於我們不習慣於思考,不去關心光圈和名相下的人本身。由於人們習慣 了關注外在的東西,關注華而不實的東西。所以,即使很多信息已經提供給我們,但我們不去思考和推理,難以得到更多的真相。個性外向自我要求高據MIT中國學生表示,郭晏均很活潑外向。根據她在社交網路上的資料顯示,在大學期間,她參與了德州農工“未來國際領袖協會”、校長亞洲顧問理事會和該校的軍樂隊。她在中文部落格中描述了參加德州農工的軍樂隊的情況,“從半個俯臥撐都做不了到一年之後2分鐘能做88個俯臥撐,從最多能在校運會跑一千五百米然後會累得虛脫半天,到13分鐘能跑兩英里。”雖然如此,她後來還是因爲亞洲人先天體格的弱勢不得以退出了軍樂隊。“......自豪地跟別人說,我當年各個考覈指標都是女生裏最強的,我自以爲是地跟別人抱怨軍校(樂隊)的惡劣環境,人的智商低,軍校(樂隊)訓練的浪費時間和我更希望在校園推廣多元文化和國際影響等等藉口。”“然而,這些都是我自己給自己編造的安慰自己的真實的謊言。我其實是個逃兵,我撐不下去了......”當郭晏均拼命去“證明自己”的時候,她自我挑戰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爲了做女生裏最強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斷出現新的目標,更高的目標,難道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做追趕別人的事情嗎?以有涯隨無涯,殆矣。郭晏均的死證明了莊子揭示的真相。也證明了她內在缺乏自我價值感。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需要從外在尋找“證據”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使郭晏均覺得很累,當她進入MIT這種世界級的精英羣體之後,她呆的時間越長內在的壓力越大,自我價值感不斷降低的她最終採取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也就不足爲奇了。就讀MIT憂心無法與世界精英競爭雖然在許多人眼中表現優秀,但郭晏均在進入MIT後,發現自己只是一般。她在部落格中寫道:“在麻省理工商學院,跟世界的高級人才比,我唯一的優勢就是一口流利的中文。我的同學們不光工作認真勤奮,而且高效和周全。不光學業和工作的專業程度讓我無法勝出,而且我發現他們很會說話和做人。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知道不動聲色地達到他們的目的。”“更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同學回家以後關起門來乾的事情。因爲練功上個學期有的時候我也可以睡得很晚了,沾沾自喜的同時才發現我的許多同學凌晨三四點鐘照樣給我發電郵。我在跟他們瞭解更多以後,才發現許多人都是校際甚至國家級別的運動健將或者藝術家。這些國際上真正的精英們在各個領域上抗衡,其領域遠遠高於工作和學業之外。”“我終於發現,想要改變世界有多麼地困難,就連想要保護我的家人和朋友都有多麼地困難。自古以來勝者爲王敗者爲寇。我是否能夠跟這些人競爭?當年的我連美國農民都領導不了,今年我要領導麻省理工的同學一起做一個大型能源展覽,我是否能夠做成一件在國際上這麼微不足道的事?”郭晏均的感受擺出了一個事實:中國人眼中的精英,一旦進入世界範圍的精英羣體MIT之後,卻發現自己處處不如人,就算再努力也比不上別人。關於郭晏均自殺的原因,我認爲導致郭晏均比不過其他精英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錯解生命的價值。

郭晏均的成長是被規劃的,目的是爲了在社會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大學僅有四年,畢業的時候,你會準備好迎接未來事業上的挑戰嗎?進了大學就好比從零開始,有些人四年之內打造出一份傲人的簡歷,找到滿意的工作或者在學科研究上小有成就。而對於有些人來說,畢業等於失業,四年以後才感覺到茫然無措。”一件事情如果從根本上錯了,那麼過程再完美結局也不會令人滿意。郭晏均所接受的教育關注的是如何通過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來過上更好的生活。給她人生規劃的人沒有告訴郭晏均:獲得更好的生活是爲了什麼?換句話說,人究竟爲什麼活着?只是爲了生存嗎?停留在物質層面讓自己生存得更好,郭晏均已經勝過了無數的人,但是她的精神層面卻不快樂。儘管她裝得“很開心”,但她的內心卻總在承受着很大的壓力:“人類社會裏面的真知,我今年才勉強找到門。從這一刻開始,做到世界級,每一步都將非常艱難。”一個靠贏得別人、取悅於父母導師來證明自己價值的人,永遠也比不上一個靠超越自己、取悅自己來實踐自己價值的人更加快樂。從後者的角度,郭晏均應該快樂且幸福纔對。而從前者的角度,郭晏均只有死路一條。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儘早的、徹底的獨立,成爲他自己——成爲“我”。一個成爲自己的人,不會因爲別人強過自己而感受到壓力:如果別人的強不是自己想要的,她會祝福別人;如果別人的強也是自己所希望的,她會盡自己的努力去超越自己而不是爲了追趕別人。當他做到超越自己,他會滿足,因爲他知道外在的一切都是鏡子。郭晏均完美的成爲了父母和她的人生規劃者們期望的郭晏均。當她想要成爲真正的自己時,受到了來自父母和導師“充分替她着想的阻力”。這使得想成爲自己卻又不知道該怎樣做的郭晏均非常爲難,最後選擇了死亡。這就涉及到下面的問題:2、郭晏均的成長之路違背了“先成人後成才”的順序,她用自己的死證明了做人最重要走進內在而非停留在外在世界。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要在人生最重要的7歲之前開始教孩子“做人”。而做人的基礎並不是知識技能的教育,而是心理素質和正確的價值觀教育。郭晏均發現“我的同學們不光工作認真勤奮,並且十分高效和考慮周到。不光學業和工作的專業程度讓我無法勝出,而且我發現他們很會說話和做人。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知道不動聲色地達到他們的目的。”郭晏均感受到的不足恰恰是她的教育規劃者們沒有教給她的內容。否則以郭晏均的聰明和用功,是不會學不會的。28歲的女人應該開始相夫教子了,再耗費經歷去追趕別人在十幾歲時就已經掌握的能力,顯然是“不合時宜”,難怪郭晏均灰心喪氣了。在我們學堂,孩子的心理和行爲教育一直是放在知識和技能教育之前。童蒙養正最重要的就是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具備了這些,孩子大一些的時候再去學習他感興趣的知識和技能, 至少不會出現郭晏均這種“先成才未成人”的悲劇結局。3、美國的精英羣體在中小學階段接受教育的是“匪夷所思”的教育,中國的留學生根本無法進入。

網上有一篇流傳很廣的文章“我們的孩子正面臨什麼樣的對手”,提示了一些信息:美國精英中小學的孩子們十幾歲已經走遍30多個國家,在校學習時每天5個小時的作業量(當然不是像中國孩子的作業反覆做重複的內容,而是需要發揮閱讀理解和創造力的內容),與家長平等分擔家庭責任和家務勞動,一羣十多歲的孩子被家長送到原始森林呆一週……而中國的孩子,在家不用動手做事,在外面玩都不被允許,更不要談生存能力訓練,在體制學校接受填鴨式的教育,學習充滿謊言的教材……郭晏均所受的教育也許強於 普通中國孩子,但是與西方童年時期的精英教育相比,從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方面造成的差距,都已經不是憑她個人努力所能追趕的了——這不僅是郭晏均的悲劇,更是全中國人的悲劇。優秀的人可以按自己的理想去實現自己,而不必要求別人認可。這樣她才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否則會爲了平衡各種關係而倍感壓力。郭晏均的死就與此相關。當郭晏均進入MIT之後她已經有了強烈的“追不上”的感覺,內心的無力感日益增強。而一個真正優秀的人至少應該具有獨立的自我價值感,懂得自我尊重,不會因爲這些外在的壓力而無法自拔。當“弱肉強食”成爲一種“中國式信念”的時候,即使別人不打,也會自動倒下。這是一個有理想的人,可惜不知道自己的心,不懂得“做最好的自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