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短語經典的句子

晚睡姐姐:一對與一家,是兩種愛在今生的相逢

本文已影響 2.5W人 

晚睡姐姐:一對與一家,是兩種愛在今生的相逢


新浪博客知名作家、情感分析師“晚睡姐姐”關於夫妻情感和家庭幸福的一篇文章:一對與一家,是兩種愛在今生的相逢

小時候,我家小區裏有一對老夫妻,他們的兒子大了,去了外地工作,都不在身邊,所以對別人家的小孩子特別好。我們在院子裏玩,他們總是笑眯眯看着,偶爾提醒一句:“慢點跑,當心摔着。”我們都喜歡去他們家,每次都能混到點當時很稀罕的零食。

大概每一年,他們的兒子都會風塵僕僕的回來一次。那是一個衣着筆挺的青年人,戴着當時頂時髦的鴨舌帽,拎着大包小包,對在院子裏玩得灰頭土臉的我們視而不見,徑直走向自己家。

我不喜歡這個兒子回來,因爲只要他一回來,他們就會足不出戶的守着他,偶爾出來賣菜也是一溜小跑的往回趕,面露掩飾不住的喜氣,逢人就揚起手裏的東西:“孩子回來了,今天做點好吃的。”有熱心鄰居要是想拉住他們嘮嘮家常,他們說不了幾句就着急:“我那火上還燉着東西呢,得趕緊回去看看。”

我覺得他們都有點陌生了。不過只要兒子一走,他們又會恢復沉寂,重新變成我們喜歡的爺爺和奶奶,會把兒子留給他們的點心和糖果什麼的分給我們吃,還要千叮嚀萬囑咐,“省着點吃,吃完就沒了。”雖然只是個小孩,我也能隱約感到,說這話的時候,他們,很傷心。

糖果點心吃完想再吃,兒子走了想再見,都是需要盼上一年的事情。

他們成爲我童年記憶中很溫暖的一部分,前幾天我又想起他們,突然,有一個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問題浮現了出來:“他們叫什麼名字?”我使勁想,翻檢記憶的所有角落,卻還是一無所獲。

呵,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因爲他們根本沒有名字。在我們小孩的眼裏,他們只是被我們叫做爺爺奶奶的人。連郵遞員送信,也是在樓下喊:“二樓三號,下樓取掛號信。”鄰居叫他們“小軍他爸、小軍他媽”,而他們互相稱呼的時候也不叫名字,而是,“孩子他媽,晚上吃啥?”“孩子他爸,家裏的煤氣該換了。”這個並不在身邊的孩子,成爲他們每天都掛在嘴上,標記出他們身份的重要角色。

他們經年累月生活在一起,擁有了希望得到的天長地久,但從來不會給人親密的感覺,因爲他們只是孩子的爸媽,不是愛人。每次看到電視裏爲了某部產品打廣告,卻非要以年邁的父母在家裏翹首期待孩子的淒涼晚景爲噱頭,我都會想起他們倆。他們就像那些演技浮誇的演員一樣,明明做着夫妻,眼神之間並不產生對望,而是始終看着虛空一般。

在那一代的中國人當中,有了孩子就失掉自己的名字,簡直是生活的常態。孩子,是他們世界的核心。他們活着,就是爲了撫養孩子、照顧孩子、送走孩子、等待孩子,一切孩子的事情在消耗着,也支撐着他們的生命。

不僅是那一代,即使現在也是一樣,有的中國家庭,如果沒有孩子,是斷然過不下去的。他們就像一支散兵遊勇的隊伍等待被正規軍收容,沒有孩子,他們就是遊魂,始終在飄蕩、遊離,不知自己是誰。只要有了孩子日子纔有奔頭有明目有方向,孩子是他們的精神圖騰和唯一信仰。

還有的夫妻,只要生了孩子,青春和愛情就會自動歸入保險箱,餘生都不必再拿出來,他們對於彼此的使命已經結束,從此以後只有孩子纔是婚姻中最重要的事情。有位新媽媽曾經對我說:“自從有了孩子,老公馬上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人物,我完全不會再關注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任何時候,他們之間的交談,都是圍繞着孩子爲核心,她說起孩子來津津有道,興致十足,每當他想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說點自己的事情,不超過三句,她都會繞回來。

她成爲了一個最稱職最合格的母親,但她愛人的落寞他卻看不到。

愛人會傷心,愛人也會嫉妒。他在想:“難道我只是個生育工具嗎,讓你有了孩子就失掉價值了。”這點,其實和女人在產房剛推出來的時候,看到丈夫搶着看孩子而不是自己,是一樣的感受。有時候,一個當父母的如果看到孩子得到了另外一方更多的愛,他們甚至會和自己的孩子爭寵,將孩子看成愛的敵人與掠奪者。這樣的婚姻不會幸福,但當事人往往都不清楚是爲什麼。

情人節馬上就要到了,我和老公商量了好幾天也沒有搞定互相送什麼禮物,到哪裏吃大餐,兒子在一邊表示很嫉妒:“怎麼沒我事?”我說可以領你去,他連忙搖頭:“我不當你們之間的電燈泡,你們纔是一對。”

是的,我們倆是一對,但我們仨是一家。一對與一家,是兩種愛在今生的相逢,是兩束光在夜空的交集,誰都不應該遮蓋誰的光芒,誰都不應該忘記彼此對彼此的意義。

養育後代是婚姻的大事,需要兩個人在一個階段內集中精力,全神貫注。但孩子是另一個生命,他們會離開,只有愛人,會相伴很久很久。

這一對要很相愛,這一家才能很幸福。

推薦閱讀:

原來,這就是婚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