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短語經典的句子

七年之癢,結婚7年明白的事

本文已影響 1.23W人 

七年之癢,結婚7年明白的事


結婚7年明白的事

作者:虎皮媽

(兩女寶媽。在復旦學了7年新聞,在硅谷當了7年主婦。寫故事,熬雞湯,爲貪嗔癡愛慾苦執迷。)

結婚進入第7個年頭。一晚我百無聊賴又沒事找事挑釁我老公:“結婚7年了,你癢了沒有啊?”他倒是認真思考了下這個問題,然後說:“我覺得我們的關係一年比一年好了。”

這倒是真話。

我和我老公是中學同學,算是知根知底彼此看着從小朋友長起來的。我對我老公的第一印象是初中預備班軍訓,班裏發那種玻璃瓶裝的可樂,開瓶器還沒傳下來,他一下就用牙把瓶蓋給咬開了。我想:這個同學牙齒真好。後來有了人生閱歷才知道,農民們上市場挑騾子也是要看這個的。在我反覆提到這個段子很多年後,我問他:那你對我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呀?他說:我就在想,這個女同學辮子那麼長,洗頭一定很麻煩。

要說我們婚姻這7年的進步在哪裏呢?我不能代替我老公回答這個問題,只能談談自己這些年明白的道理。

婚姻是需要相互扶持的

很多雞湯文叫女的找老公就要找一個帥氣多金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無原則寵愛她的男人,叫男的找老婆就要找一個溫柔體貼家務全包專生男孩還能跟自己一起打拼天下的女人。這種男配偶大概只有在瑪麗蘇言情小說和偶像劇裏纔會出現,而且經常還買一送一;這種女配偶一般在男作家的yy小說裏會出現,最後還會在男主角中年升官發財時候適時死掉,滿足男主一邊找年輕漂亮女青年一邊緬懷髮妻的多種身心理需求。

但現實的情況是,即使有這種神,也不會“經”一下地掉到你生活裏面。我剛來美帝那兩年,多少有點受害者心態。語言環境和社會環境差別過大,再加上馬上懷孕,不會開車,基本過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日子。成日裏掛在開心網和淘寶網上,爲祖國互聯網事業添磚加瓦。如此兩年後,某日我忽然發現自己出門竟然沒有辦法用英語和人正常交流,更可怕的是,後來發現連中文都說不利索了。我的護照類型是“dependent”,出入各種場合的身份是“家屬”,那是我心態最不好的兩年,也是我們婚姻裏爭吵最多的兩年。

受害者演久了會上癮,弱者扮久了會當真。在這種過於強弱懸殊的家庭氛圍裏(不是指經濟上的,而是心理能量上的),彼此的尊重扶持是不會達成的。好在老大兩歲後,在老公的鼓勵和自己的痛定思痛下,我開始“接觸社會”:去社區大學上兩門課、認識新的朋友、研究廚藝、學會開車、重新考試、準備申請……婚姻的擔子非常重,不應該把大部分的責任長期內都推在其中一方身上,這是我明白的第一個道理。

婚姻是給大人準備的

我們這個年代,其實許多人就算步入中年,也只是抱着iPhone, iPad的孩子。比如說,現在微信上很熱門的一些文章,題目基本上都是“婚姻中最難過的一年”“婚姻中最狼狽的時刻”,我來告訴你,答案基本都是“沒人幫你帶孩子”。事實上你檢閱一下後面的邏輯,你會發現是有問題的——在成人世界裏,真的有人可以“幫”你處理生命中的難題麼?再更進一步,世界是圍着你的方便快樂來轉麼?

作爲獨生子女的一代,我們習慣了整個家庭以自己的事情爲重,習慣了有人幫你處理一切瑣碎的煩惱,自己只要做最重要的事情就好了——表面上學習,偷偷地玩。於是現在我們也這麼假設。換尿布哄孩子管輔食,吃喝拉撒睡,還要精疲力竭應對成人世界裏錯綜複雜的家庭成員關係,怎麼那麼煩?爲什麼這些要我來做?爲什麼我不能像從前一樣——表面上奔事業,偷偷地逛街看電影寫小說呢?爲什麼爲什麼呢?答案其實顯而易見,都當媽了,家裏那個小孩的角色還輪得到你麼?

我結婚前,屬於家務事基本不沾手的同學,用我老公的話說,叫嚴重缺乏生活常識。比如,剛到美帝的某一天,爲了熱冰凍鍋貼,我把它們倒進鍋裏炒了20分鐘。吃的時候還在奇怪,爲什麼炒了那麼久,芯子還是冷的呢?剛開始自己帶孩子又要做家務做飯的時候,我也對自己的遭遇表示極端憤怒。我的臺詞是——我討厭做這些!但後來某天在公園裏看到一個日本媽媽,帶着孩子,妝容精緻,儀表整齊,我忽然開始質疑自己:我到底是討厭這些,還是根本做不好這些?如果做不好,又有什麼資格說討厭?

煮婦6年多後,我的廚藝已經長進到煮婦平均線以上。家務上,雖然我還搞不清楚幾種清潔劑的成分,一直提心吊膽會像柯南中某一集一樣中毒掛掉,但家裏基本還能整潔。雖然我現在生活中80%的工作內容和保姆相同,雖然我還是在努力擺脫自己的煮婦身份,但我終於能扮高冷地說句:哦,雖然這些我都能做好,但我始終覺得自己還是可以乾點別的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