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短語經典的句子

無印良品如何用一招扭轉38億虧損?

本文已影響 2.67W人 

無印良品如何用一招扭轉38億虧損?


無印良品如何用一招扭轉38億虧損

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爲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1980年,世界經濟增長陷入低迷,日本也經歷了嚴重的能源危機。當時的消費者不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質,也希望價格從優。在這種情況下,“無品牌”概念在日本誕生了。當年,木內正夫創辦了“無印良品”公司,向市場推出了第一批無品牌產品。

不惑之年的鬆井先生,在2001年無印良品生意虧損38億日元的時刻臨危受命,擔當無印良品的社長 ,面對千頭萬緒的生意與組織問題,他選擇了一條路——從“企業制度與文化”入手,以一個支點撬動整個生意大盤,在第2年就扭虧爲盈,後來連年增長。

無印良品的境遇 突然在2001年虧損38億日元

任何外在的產品、宣傳、或是銷售,背後的要素其實是人,而且不是單個人,而是一羣人。搞定人,才能搞定所有外在的呈現,而搞定人的關鍵是管理制度/文化。這個道理,是我上大學時老師諄諄教誨的。但當時年少,根本聽不懂,只覺得資源、機會、運氣,比什麼枯燥的組織管理制度更有用、更見效快。

如今自己操盤,才越發感觸:見效快,不等於持續性強,不等於可以安穩睡大覺,反而要時刻提防出意外、睡不踏實。我相信,大多數真正想做好企業的人,都琢磨的是:如何能做的更好、做的更久,而非幹一票就撤。當然幹一票就撤的人,也不會關注這個話題。

無印良品在連續20年持續增長之後,突然在2001年虧損38億日元,外界的評價從“無印神話”變成了“無印良品的時代已經結束”,內部也瀰漫着一股“這公司要完蛋了”絕望氣息——這個情況很多人不陌生吧?也許你我曾經或現在,就處在這樣的環境中。

如何破境 裁員or賣品牌?

怎麼辦?一般企業最先採用的方法是裁員、賣品牌/部門(這條也熟悉吧嘿嘿)。

鬆井認爲:無印良品問題的關鍵有2個,按照書中原話講就是:

(1)成立20年後,品牌中原本帶有的“創新”精神,已經跟不上顧客的需求(連續的增長讓整個企業都飄飄然)。

(2)公司過於重視“過去的經驗和直覺”,而跟不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這可能也因爲受母公司的企業文化影響)。

鬆井的解決方案是:打造制度,試圖改變企業文化(舊風氣)——而這一切,說白了,其實就是“通過制度與文化的打造,讓員工養成點點滴滴良好的工作習慣,進而促進生意增長”。

那麼,什麼是鬆井所說的“制度”?其實就是圍繞業務價值鏈,對整個鏈條上的方方面面,都進行標準化(比如制定MUJIGRAM手冊),並持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制度改善,從而減少對人和人性的依賴。

這也是我這些年思考的一點。我待過的公司(無論外企或私企),都會經常洗腦和灌輸企業文化,試圖用言語/培訓的方式,或是激烈的變革,來激發員工幹活,且常常會涉及到對人性的試探與考驗,但結果並不樂觀——生意持續下滑(即便增長也是砸錢犧牲利潤),部門之間相互苛責,人人錮蔽自封、明哲保身,優秀員工不斷離職,企業繼續瀰漫着“習得性無助”的抑鬱氣與自嘲,老闆焦慮無奈之下,又往往會進一步快馬加鞭,繼續推出更多新變革手段、和盲目求助於外來的和尚,結果可能變本加厲。

我一直很納悶,爲啥呢?難道知識與變革,都無法激勵人和組織前進嗎?

後來,我觀察了其他公司的案例,讀了一些書(尤其是陳春花教授的書),直到如今,自己實際操盤一個公司,纔有了實打實的兩點感覺:

(1)王陽明講“知行合一”,知而不行爲不知。但有多少企業變革只是停在嘴邊?有多少知識培訓只是走走過程?有多少人總在琢磨製度的漏洞爲自己謀利?所以,執行與實踐,比腦中口中的知識更關鍵。

(2)儘量不要考驗人性,人性經不起考驗。健康的制度就是爲了規避對人性的考驗。王陽明講“致良知”,其實靠人自發很難,還是要依靠制度塑造符合良知的行爲習慣。實際中,具備致良知意識與行爲的頂尖人才非常少,往往這些人又很難抱團,所以企業中,可能八成以上的人,都是我等普通人,很難要求大家都具有主動意識,更別提考驗人性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