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禪理故事

新疆最美故事:“兄弟”情15年 “父子情”一輩子

本文已影響 3.05W人 

以下爲您帶來新疆最美故事:“兄弟”情15年 “父子情”一輩子,歡迎瀏覽!

新疆最美故事:“兄弟”情15年 “父子情”一輩子

新疆最美故事:“兄弟”情15年 “父子情”一輩子

新疆,這是一片赤子之地,不論是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他們生於斯、長於斯,一起春天埋下種子,秋天收穫果實。他們血濃於水,他們團結互助的故事,正是“最美的故事”。

“兄弟”情15年

今年75歲的伊力·那買提是維吾爾族,卻有一個63歲的漢族“兄弟”郝風青。15年來,伊力·那買提與郝風青猶如親兄弟。

故事要從2011年說起,那年山東漢子郝風青輾轉來到新疆西部的博樂市打工,租房時認識了伊力·那買提。當年,伊力·那買提家中房屋較多,就租給了郝風青一間,這一住就是15年。

15年來,伊力·那買提習慣了每到冬季,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郝風青房間的爐子;郝風青也習慣了每天打工回來,看看伊力·那買提房間的.燈是否亮着、人是否在家。每年春天,兩人共同在院子裏種菜,到收穫季節,也一同採摘果實。

15年來,伊力·那買提親切的稱郝風青爲“老王”。“他以爲漢族人都姓王,我也沒有糾正他,他是大哥,怎麼叫都行。”郝風青性格木訥、話不多,但說起伊力·那買提,臉上總是泛着微笑。

2011年夏天,一場洪水意外讓他們錢財損失不少,但也將兩人感情拉得更近。那天凌晨,因暴雨形成的洪水,讓伊力·那買提一家和郝風青都沒了住處,隨後政府送來一頂帳篷,伊力·那買提沒有趕走郝風青,郝風青也沒有另找房子住,他們就在一頂帳篷裏同住、同吃了兩個多月。

“來新疆40多年,那一刻,我終於覺得,自己有家了。”郝風青說起那段往事,忍不住地哽咽了。因爲早年就來到新疆,長期沒有與老家親戚聯繫,郝風青一直孑然一身,伊力·那買提卻將他當成家人一樣對待。

自那以後,郝風青覺得更離不開伊力·那買提了,有什麼事總是要和伊力·那買提商量一下,而伊力·那買提也從不厭煩。“他們打了饢給我饢,宰了羊給我肉,有時候我找不上零活,也不會餓着、不會沒地方住。”郝風青說。

問及兩人有沒有因民族不同,居住在一起不方便。伊力·那買提爽朗笑着說:“怎麼會,我們都是一家人,我還要給‘老王’找媳婦呢。”伊力·那買提還決定,以後無論在哪裏安家,都會帶着郝風青。

“父子情”一輩子

“最美故事”是超越血脈的親情。“80後”居瑪洪是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決肯村的農民。在當地,他和漢族爸爸的故事遠近聞名,而認識這對“父子”的人都被他們的故事深深地感動。

貝林哈日莫墩鄉決肯村是一個蒙古族、漢族、維吾爾族等民族聚居的村。26年前,李忠安輾轉來到決肯村打工,年復一年,李忠安靠自己辛勤的勞動和誠實本分給每個農戶家做工,因忠厚老實,爲人善良,村民們都親切地稱他“老李頭”。

2004年,83歲的李忠安在居瑪洪家務工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第二年,居瑪洪的父母先後病逝,只留下居瑪洪一個人,居瑪洪和老人彼此照應。

居馬洪告訴記者:“2007年的一天,我發現老人吃飯很困難,就不顧他的阻攔帶他到醫院檢查,結果是食道癌晚期。我不相信又跑遍了全市的大醫院複診,但都是相同的結果。”

善良的居瑪洪不敢將結果告訴李忠安,而是把老人安頓在自己屋子,他下定決心要在老人的有生之年好好照顧他,讓他開心地走完最後的路。

居瑪洪的善行牽動着鄉里的村民,在老人的醫藥費出現困難時,鄉里、村裏想盡一切辦法爲老人籌集醫療費。貝林哈日莫敦鄉決肯村黨支部書記孫春生說:“我們爲這對不是父子卻又親如父子的兩人感動,居瑪洪不管再忙,只要老李一不舒服,就會帶着去醫院檢查,打針看病,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好的典型,我們也曾儘自己所能幫助老李。”

目前李忠安老人已去世,也是居馬洪爲他辦理的後事。居馬洪和他朝夕相處時親如父子。也許,照顧一位老人的事情不大,但這份關愛卻是感人至深,因爲它超越了血脈、超越了民族。

這樣的“最美故事”時刻在新疆這片大地上出現,正因爲有這樣的故事,這纔是“最美的新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