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禪理故事

經典三字經小故事(精選17則)

本文已影響 2.17W人 

三字經小故事能緩解你的壓力,同時給你一些思考及感悟。下面是由小編爲你精心編輯的經典三字經小故事,歡迎閱讀!

經典三字經小故事(精選17則)

1、《大禹治水》

上古時期,洪水氾濫,百姓深受其苦。舜帝派大禹的父親鯀去治水,由於方法不當,洪水越來越大,鯀因此被殺。大禹後來接替父親,繼續治水,並吸取父親的教訓,採取疏導法終於制服了洪水。其間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歷代人的稱讚。

2、《臥薪嚐膽》

春秋時期,一次吳國將越王勾踐包圍,勾踐只好求和,但發誓要報仇雪恨。爲了不忘恥辱,他牀上鋪刺人的柴草,並懸掛一個苦膽,每天睡柴草嘗苦膽,以此激勵自己,使越國實力不斷增強,最終滅了吳國。

3、《李密掛角》

隋朝李密,生性好學,走到哪裏都把書帶在身邊,有一次上街把“漢書”掛在牛角上,被宰相楊素看到,楊素見他如此好學,頓生好感。通過交流,楊素髮現他有舉一反三的獨到見解,就叫兒子楊玄向他學習,隋朝末年,楊玄起兵反隋,他做軍師。後來爲推翻隋煬帝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4、《韋編三絕》

孔子勤奮好學,知識淵博,一生都沒有鬆懈過。那時候還沒有紙,書都是用竹簡作成的,再用牛皮繩編連起來的。孔子爲了研究“周易”,每天不停地翻閱竹簡,結實的牛皮繩居然因磨斷而換了三次。可見沒有刻苦精神,就不能成爲有學問的人。

5、《孟母三遷》

《三字經》中說:“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段機杼。”說的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學問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邊,常和小夥伴玩辦理喪事的遊戲,學大人跪拜、哭叫的樣子。孟母覺得那個地方不適合給孩子居住,於是就帶着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家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孟母還是覺得這樣不好,於是又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這纔開始喜歡讀書,變得守秩序、懂禮貌。這時候,孟母滿意地說:“這纔是孩子適合居住的地方!”

有一回,孟子偷懶不學習,孟母就當着他的面劃斷了正在織的一匹布,說:“學到一半就停下,和這塊織了一半就斷開的布有什麼區別,還有什麼用!”孟子聽後,再也不偷懶了。

6、《道韞詠詩》

謝道韞是東晉女文學家,自幼好學,聰明而有才辨。一年冬天下大雪,伯父謝安與人在後院賞雪,謝安一時高興,出了一句“大雪紛紛何所似”來考晚輩們,大家搶着回答都不如意,此時道韞答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了非常高興。因此,後人稱之爲“柳絮才”,後來嫁給了大書法家王羲之子,被當時人們稱爲氣質高雅超凡脫俗的女子。

7、《祖螢詠詩》

北朝後魏時期的祖螢,父親當過太守,家裏又很多藏書。他從小愛讀書,小小年紀就出了名,8歲時就能寫詩,12歲當了中書舍人的官,被稱爲“世聖小兒”。他說寫詩要出自內心,要有自己的見解和風格。他長大後當了大官。

8、《仁義禮智信》

這是封建社會人們的行爲規範,簡稱“五常”。“仁”者,對人寬厚有愛心;“義”者,爲人正派,愛憎分明;“禮”者,行爲端莊,彬彬有禮;“智”者,處事果斷周密;“信”者,誠實穩重講信譽。這些做到了,就是正人君子;反之,就是遭人唾罵的.壞人。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9、《女媧補天》

上古時候,水神共公不服皇帝統治,就與他打起來。戰爭異常激烈,從天上打到人間,最後打到西方不周山下。戰局僵持不下,共工脾氣暴躁,一頭撞向不周山。結果,災禍發生了。因不周山是支撐天的柱子,天柱一倒,天傾西北地陷東南,造成洪水氾濫。女媧爲了拯救人類,採來五色石,用天火敖成膏,把天補上。但傾斜的天,凹陷的地,再難恢復。至今,日落西山水流東南。

10、《黃香溫席》

“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說的是漢朝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孩子。在他九歲的時候,就已經很懂事了。每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搭蚊帳,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蚊子趕走,讓父母睡個好覺;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鑽井被窩裏,把被子暖熱,讓父母睡得溫暖。黃香的故事流傳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說:“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11、《鴻門宴》

秦末,劉邦攻下秦都咸陽,其手下告訴項羽說,劉邦有野心,項羽聽後很害怕欲殺劉邦,即在鴻門設宴招待劉邦,席間指使項莊舞劍要殺劉邦,多虧項伯保護倖免於難,後來在劉邦護衛的斥責下,項羽才放棄殺劉邦的念頭。

12、《孔融讓梨》

中國人尊敬長輩叫“孝”,尊敬兄長叫“悌”,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孔融是東漢末年人,他四歲時,一次有人送來一筐梨,他和幾個哥哥自己挑,孔融挑了最小一個。有人問“你怎麼不拿大的?”他說“哥哥年紀大,應該吃大的。”孔融這麼小年紀已知道傳統美德。

13、《孟母斷機》

有一天,孟軻讀書厭倦了,跑回家。正在織布的孟母十分生氣,就把梭子折斷,在了地上。孟軻很奇怪,問母親爲什麼發火。孟母說:“一匹布要一根根一寸寸地織,你的學習也像織布一樣,只有不分夜纔能有所成就。如今你學業未成就厭倦了,就像折斷的梭子一樣,還能織布嗎?”孟軻聽後恍然大悟,從此學習更用功,終究成爲著名思想家。

14、《母子同刑》

三國時期,魏國王經在征討篡位的司馬昭時被捕,司馬昭要王投降,並抓來他的母親相威脅。王說“爲國盡忠,死而無怨。”司腦羞成怒,決定處死王母子。臨刑前,王苦着對母親說,是自己連累了她。母親卻笑着說,自己爲有這樣的兒子而自豪。王在忠與孝矛盾時選擇了忠,實際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敬仰。

15、《殺妻求將》

戰國軍事家吳起,其妻子是齊國宗室的女兒,他們住在魯國。不久齊國發兵攻打魯國,有人推薦吳起率兵抵抗,魯穆公因吳妻是齊國人,怕他有私不敢任用,吳知道後,爲了功名,居然殺了妻子取得信任,最後打敗了齊軍。吳雖成名,但千百年來一直爲世人所鄙視。

16、《鐵杵成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讀書不用功,經常逃學。有一次,他又逃學去玩,在河邊看到一位老奶奶專心致志地磨一根鐵棒。他奇怪地問這是幹什麼,老奶奶說要把鐵棒磨成針。他不理解,這麼大的鐵棒要磨到什麼時候?可老奶奶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他深受啓發,從此發憤學習,終於成爲天下最著名的詩人。

17、《五子登科》

竇禹鈞是五代後晉人,年輕時人品極差,家裏本來已經很有錢,還貪得無厭,盤剝窮人。他妻妾成羣卻沒有兒子。一次他做夢,夢見父親對他說,如果再心術不正,上天會懲罰他。醒後他十分害怕,再也不敢作壞事了,並開始幫助窮人。後來有夢見父親對他說,他將會有五個兒子,還能長壽。果然他生了五個兒子。他記住自己的教訓,對兒子嚴加管教,後來五個兒子,都當了大官,這就是五子登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