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創業故事

從石縫裏長出來的小樹,則更富有生命力

本文已影響 2.67W人 

  在每一個成功者的經歷中,都會面臨着艱難困苦和事業挫折,逆境和失敗是必不可缺少的兩門必修課。對於李嘉誠來說,它們的降臨意味着美好童年的斷送。正像一位著名哲學家所說的那樣,逆境是鍛造天才最好的熔爐,而李嘉誠正是從這所苦難的學校畢業而逐漸走向成功的。

從石縫裏長出來的小樹,則更富有生命力

  1940年冬天,日本帝國主義對李嘉誠的家鄉潮州進行侵略。李嘉誠的父親李雲經只好帶着妻子、兒女爬過一道道封鎖線,步行了十幾天,來到94了香港,寄居在舅父莊靜庵的家裏。爲了維持全家的生活,李雲經在香港開始了長期的拼搏。因勞累過度,不久李雲經離開了人世。

  在李嘉誠父親生命垂危之際,把他喚到牀前,用瘦骨嶙峋的手撫摸着兒子,告誡兒子:“阿誠呀,日後人要有骨氣,人有骨氣纔是頂天立地的漢子,失意不能灰心,得意不能忘形。”

  李嘉誠的父親去世後,他不得不放棄學業,爲了生計而四處求工。面對人生的轉折,面對惡劣的環境,他漸漸成熟了。他不想尋求他人的蔭庇和恩惠,要依靠自己自立自強,開始建造起自己的諾亞方舟,在商海大潮中揚帆遠航。

  當時,李嘉誠的母親想讓他進他舅舅的公司工作,可李嘉誠想起先父的遺言及行爲,促使他迅速作出“不進舅舅的公司,要自己找工作”的決定。他不想受他人太多的蔭庇和恩惠,哪怕是親戚。在剛開始找工作時,李嘉誠確實有幾分倔強,兩天來遭受的種種挫折,使他產生了一個頑強的信念:我一定要找到工作

  !蒼天不負有心人,李嘉誠終於在西營盤的“春茗”茶樓找到一份工作,這是一個清苦艱難卻磨鍊人意志的工作,後來他又在一家五金製造廠以及塑膠帶製造公司當推銷員,開始了香港人稱之爲行街仔的推銷生涯,當時李嘉誠只有17歲。也正是從這樣一個工作開始,李嘉誠從自強自立逐漸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李嘉誠的童年是不幸的,但正是這樣的環境鍛鍊了他堅強不屈的性格,正如李嘉誠所說的:“從石縫裏長出來的小樹,則更富有生命力。”正是這樣的石縫造就了他一種挑戰自我,挑戰對手,挑戰市場的魄力和智慧,使其經久不衰。爲他日後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