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名人故事

朱熹的小故事

本文已影響 7.36K人 

朱熹的小故事

朱熹的小故事

導語:朱熹創辦了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培養學生,普及儒學。他的道德學問受到人們敬仰,流傳、滲透於社會每一個角落。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朱熹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朱熹的小故事

1、孩提問天

朱熹出身於儒學世家,他的父親朱鬆對朱熹的教育十分認真。《宋史》本傳說:“熹幼穎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問曰:‘天上何物’?”這個傳說,說明朱熹自幼就是一個具有強烈求知慾望的人。

由於朱鬆是在二程理學思想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儒生,他對兒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學做聖賢的目標去實行。據《朱子年譜》中記載,朱熹在10歲時就“厲志聖賢之學”,每天如癡如迷地攻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他自己回憶說:“某十歲時,讀《孟子》,至聖人與我同類者,喜不可言”。從此,便立志要做聖人。以後他又教育學生說:“凡人須以聖人爲己任”。

2、連環巧問

朱熹自幼受教於父,聰明過人,想象力強。四歲時,其父朱鬆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問:“日何所附?”朱鬆回答說:“附於天?”朱熹又追問道:“天何所附?”一席話問的朱鬆驚訝不已。

3、鵝湖論學

在南宋的理學家之中,陸九淵也是名氣很大的人物。陸九淵與朱熹同時,小於朱熹9歲。二人在治學目標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認識途徑卻大不相同。

從哲學觀點上講,朱、陸兩家是南宋時期唯心主義理學內部的兩個不同學派,由於觀點不同,兩家在學術問題上進行了長期的爭辯。朱陸二人的辯論方式,主要是通過書信的往來進行交鋒,然而鵝湖之會卻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爲了調和朱陸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學者呂祖謙發起,邀請了朱熹和陸九淵、陸九齡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鵝湖寺(今江西鉛山縣境內)集會,討論的主要問題是“爲學之方”。這便是中國學術史上有名的“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5年過後(1180年),陸九淵來到白鹿洞書院拜訪朱熹,請爲其兄陸九齡撰寫墓誌銘,二人一見如故,十分友善,並且表現了互相仰慕之情。

朱熹不僅接受了陸的請求,同時還邀請陸九淵爲書院師生講學,陸也欣然同意,他的題目是講解《論語》“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章,聽者深受感動,給師生們留下了良好印象。這件事說明朱、陸的觀點雖有分歧,但他們在學術交往和待人處事的態度上都具有寬豁大度的君子之風。

4、朱張會講

張栻,字敬夫,師從胡宏,學有專長,自成一派,號稱湖湘學派,朱熹對他早有敬仰之心。朱熹和張栻進行了一次中國學術史、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會講——朱張會講,開創了會講之先河。兩人的討論從太極之理上展開並最終趨於一致。

朱、張會講於嶽麓書院,從各地趕來聽者達數千人。在嶽麓書院講堂,朱熹手書“忠孝廉節”四個大字,後被書院奉爲校訓。在經過兩個月的嶽麓講學後,朱熹在張栻的陪同下游南嶽衡山。在一路的遊覽中,眼前的無邊風景,不時牽動他們的詩興,他們一邊遊覽一邊唱酬。

幾天裏,他們共得詩一百四十九篇,合編爲《南嶽唱酬集》。下了衡山,從嶽宮到櫧州一百八十里,朱熹和張栻就還有爭議的問題進行了臨別前的討論。兩人朝夕在船中,討論《中庸》之義三天三夜未曾閤眼。朱熹與張栻分手後,攜弟子範念德、林擇之東歸,一路輪流更換唱和。

5、朱熹和鄭樵

朱熹到同安縣赴任的時候,路過夾漈草堂,於是下馬前去拜訪鄭樵。鄭樵有禮的將朱熹迎了進門,然後斷出一碟姜和一碟鹽招待。朱熹的書童見了當時就不高興了,但主人說話他就沒有插嘴。

朱熹將自己前陣子寫好的手稿拿出來,遞給鄭樵,並請求鄭樵給予指正。鄭樵恭敬的接過手稿,將其放在桌上,然後點燃了一支香。香菸嫋嫋,屋內頓時一陣芬芳。

恰巧這個時候,窗外吹進來一陣風,將桌上的手稿吹的一頁頁的翻了篇[]。鄭樵這個時候卻像是春風醉人一樣,站在原地動也不動。

過了好一會兒纔回過神,將手稿還給了朱熹。鄭樵與朱熹徹夜交談,一共談了三天三夜,朱熹收穫良多。臨走之前,爲了表示感謝,專門寫了一副對聯“雲礽會梧竹,山斗盛文章”,贈給了鄭樵。

朱熹和書童出了門,書童就 不滿的對朱熹說:“那老頭子看上去也不是什麼賢人呢,對待相公也頗無禮了些。不說拿出好酒好菜,但也不能只拿一碟姜和一碟鹽對付呀!”

朱熹笑着說:“鹽從海來,姜長於山中,有山有海,是盡了大禮了!”

書童又接着說:“可是相公這麼鄭重的請求他,他卻連手稿都不看一下。”

朱熹解釋道:“風吹動手稿的時候,他就已經在看了,並且看完了。再說他特意點燃香,已經是對我的大尊重了!並且之後他給我提了不少的好意見,讓我收穫良多。”

書童仍然有些不滿,說:“可是您大老遠來看他,客人出門他卻不來送一送。”

朱熹笑着說:“他送到草堂門口,就已盡禮了。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做學問的人,每分鐘時間都很寶貴啊。”

正說着,草叢裏飛出了一隻五彩雄雞,主僕兩人不禁轉頭看去。正看見鄭樵還站在門前,手裏還拿着一本書。朱熹轉頭對書童說:“你看,他還在門口站着,送客不忘讀書,真是個賢人啊。”

6、追索其詩

朱熹有足疾,曾有一個江湖郎中來爲他治療。鍼灸以後,老夫子感到腿腳輕便了不少。朱十分高興,重金酬謝的同時,還送給這個道人一首詩:“好多年走路靠一根瘦竹撐動,想不到鍼灸還真有神奇之功。

扔開柺杖出門兒童看了發笑,這難道就是從前匍匐而行的老翁?”道人拿了朱熹手書的詩章,就離去了。沒幾天,朱熹足疾重新發作,且比沒鍼灸前更厲害了。

急忙派人去追尋道人,已不知道逃到那裏去了。朱嘆息道:“我不是想懲罰他,只是想追回贈的那首詩,唯恐他拿去招搖撞騙,誤了別人的治療。”

7、體察民情

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發生大水災,朝廷派他前往視察災情,他曾遍訪於崇安各山谷之間。由於災情嚴重,糧食無收,地方官不認真救濟,到次年青黃不接之時,就在崇安發生了饑民暴動。這時,朱熹與知縣諸葛廷瑞共同發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賑救饑民。

他又請求朝廷以“六百斛賑濟”,這才平息了饑民的暴動。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倉”的辦法,並建議朝廷廣爲推行,作爲解決農民在青黃不接之時的口糧問題的機構。他規定“社倉”的任務,是在青黃不接之時貸谷給農民,一般取息20%。

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貸糧,若發生小飢,息利可以減半,若發生大飢、則可免除利息。當然設立社倉的最大好處可以防止農民暴動。爲此,朱熹於公元1171年在其家鄉首創“五夫社倉”,作爲試點,並上疏朝廷,建議按其辦法在全國範圍推行。

由於此法對官僚地主和高利貸者不利,因而未能廣爲推行,只有極少地方,如福建建陽和浙江金華等地實行了這個措施。

8、幼時聰慧

他出生在當時的一個權貴家庭之中,他的祖輩世代爲官,經過這麼多代的積累,朱家也是算得上是當地的頭等大戶了。朱熹生下來就是極不平凡,他出生的時候,他的右眼角就是有着七顆痣,讓人覺得神奇的是,這七顆痣居然還排列城北斗衛星之狀,爲此朱熹看起來極不平凡。

他的父親還專門請了當地最好的算命先生來爲朱熹看一下這眼角的痣到底的是怎麼回事,沒想到算命先生卻是告訴他,這些痔排列整齊,這個少年將來一定不凡。後來果然也是如算命先生所料,他表現的極其的聰明,在幾歲時就是能夠通讀儒家經典了。

關於他四歲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故事,那時候他的父親帶着年僅四歲的他在院子裏面看星星,父親用手指着天空教朱熹一顆顆的認這是什麼星,那是什麼星。

可是朱熹卻是突然間問自己的父親說天地的外面到底又是什麼事物了,父親不能回答,這一問也是讓他的父親很吃驚,覺得他不是一個尋常的孩子。

9、喪父

在朱熹十四歲的那年,他的父親就因爲心中積壓已久的鬱悶在一場疾病之中去世了。他的父親在臨死之前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尚且年幼的朱熹了,於是他把他親手託付給自己的好友劉子羽,劉子羽是朱熹父親早年在朝廷之中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兩人都支持抗金。

朱熹的義父一直以來都是對他很好,並沒有因爲他是養子而對他有半分見外的地方,還專門爲朱熹母子又添置了幾間新房子,還時刻教導朱熹爲人處世的道理。在此期間他還拜自己父親當年的三位好友爲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