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名人故事

資中筠談自己簡歷:關於我個人履歷一些說明

本文已影響 6.77K人 

昨晚朋友圈裏刷到一篇資中筠的關於“聖頌文化”的文章,反思我們國家自1949年以來在文化思想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感受到這位80多歲老人的可愛之處。於是好奇地去百度搜索資中筠的簡歷,在百度百科中關於資中筠的簡歷赫然顯示這樣的描述:1959年,回國後擔任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翻譯;

資中筠談自己簡歷:關於我個人履歷一些說明

隨即又刷到資中筠關於她個人履歷的一份鄭重聲明,越發覺得這位老人很值得尊敬,把資老的這篇聲明分享出來,原文如下:

關於我的履歷

不知從何時起, 我在公共場合被介紹身份時主持人常提到“曾爲毛主席和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做翻譯”,有時還要加上“參加過尼克松訪華的接待工作”。起初我還不以爲意,後來越來越感到不是滋味,於是有機會就要說明:我年輕時在外事單位工作,由於專業學的是外文,主要工作之一是翻譯,重頭的是國際會議的同聲傳譯,間或也爲一些官員包括國家領導人見外賓做翻譯,但只佔工作的一小部分,臨時應命,絕非專任,那時候國家領導人並沒有專門的翻譯,只是有關部門掌握一個相對固定的各種語種的翻譯名單,以便隨時需要,臨時召喚。在1959年至“文革”之前一段時期,看來我被列入了這個名單,所以不時應召接受任務,平時就在本單位工作。如此而已。另外,既然做對外交流工作,接觸的人中包括外國名人、要人,這也不足爲奇。

最近作客“人民網”,關於我的介紹中又突出這一點。“天涯”網的介紹乾脆把這作爲我的唯一的身份。我更感到有必要鄭重說明,以免被誤以爲曾經是“首長身邊工作人員”。特別是前幾年有一本頗有影響的暢銷書,作者在特殊年代曾任毛主席的翻譯兼英語教師,在特殊的政治風雲中曾紅極一時,書中的自述情節對不明就裏的公衆說來頗“吸引眼球”,可能給不熟悉當代歷史的人們一個錯覺,以爲曾擔任高層翻譯,就必然關係密切,或地位特殊。因是之故,我更覺得有必要予以澄清,說明我不屬於那一類人,也算是愛惜羽毛吧。在我所處的年月,工作秩序還比較正常,無論爲誰翻譯,只是一項普通的工作,最多說明在業務水平上得到一定的認可,但也不一定是最高水平,因爲外文水平更高的,可能有其他更重要的工作。何況此類工作只不過“用其一技之長”,不會因此顯赫起來。

另外還有一層,我年輕時被分配做了十幾年翻譯,並非初衷。那時“此身非我有”,工作不是自選的。後來越來越感到厭倦。對因工作關係而得以見“大場面”,接近“大人物”,興趣索然。旁人看來也許以爲值得羨慕,我卻有莊子寓言中的“腐鼠”之感。所以改革開放之初剛可以有一點選擇權,要求調工作不再算大逆不道,我就趕忙申請調到研究單位,以讀、寫爲業。

不論如何,總算有一點獨立性,從此告別整天重複別人的話之苦。(至於筆譯我自己選擇的、自己欣賞的古典名著,或有意思的美文,那是一種“再創作”和自娛,又當別論)。我工作了半個多世紀,只有短短的五、六年中有過爲領導人翻譯的經歷,難道其他都不足道?特別是後半生雖然碌碌無大成就,但也多少有所思考,形諸文字,任人評說。肯定、否定,都是我自己的,有無價值,以此爲準。還不至於要憑藉曾爲大人物(不論中外)服務來擡高自己。所以對此類介紹產生逆反心理。爲什麼外界偏偏注意這一點呢?也許是出於誤解,以爲說明一種地位,算是恭維;或是迎俗,大人物總是“吸引眼球”的。我本可以不去理會,但是近來遇到此類介紹越來越多,這一身份越來越突出,使我感到非表明態度不可,以免人們以爲是我自己喜歡以此炫耀。我不能否認,也無需諱言我曾有此工作經歷。幸好,本人在“文革”開始後入了另冊,與紅牆之內絕緣,於是在我的翻譯經歷中沒有“四人幫”成員以及當時任何一位新貴,這是值得慶幸的。到了那個特殊年代,“首長翻譯”確實只限於極少數特殊人物了。但是假設(只是假設)我當時竟然也被召去執行爲某人翻譯的任務,當然是無法拒絕的,那麼今天“曾爲……翻譯 ”該如何介紹呢?

所以今天對“獨立”二字彌覺珍貴,只希望能以獨立學人的身份立於世,也希望世人以此知我、罪我。

附:簡歷(近有各種版本關於我的簡歷介紹,常有錯誤和不確處。以下附我認可的簡歷,事實以此爲準,詳略可自行摘取)。

資中筠簡歷

資深學者,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退休研究員、原所長。

1930年生於上海,祖籍湖南耒陽。1947年畢業於天津耀華中學,考入燕京大學,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51年畢業。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簡稱“和大”),從事民間外交與國際活動工作,其中包括國際會議的英、法文翻譯,間或擔任國家領導人的外事翻譯。因工作關係,在相對封閉的年代有機會訪問亞、非、歐、拉美多國,並在維也納常駐三年。“文革”期間下放“五七”幹校勞動。尼克松訪華前,從幹校調回,參與接待工作。以後留在對外友協主管對美工作。七十年代末開始轉入學術研究,先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後轉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任副所長、研究員、所長。專業爲國際政治與美國研究,旁涉中西曆史文化,近年來關注中國現代化問題。改革開放後多次訪美,從事學術交流。曾先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及華盛頓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任研究員各一學年。

參與創辦《美國研究》雜誌與中華美國學會,曾任雜誌主編與美國學會常務理事,創辦中美關係史研究會並任第一、二屆會長。1996年從社科院美國所退休,仍繼續著述,並應邀參加各種學術活動。

除有關國際政治和美國研究的專業著述外,撰有大量隨筆、雜文,並翻譯英、法文學著作多種。

主要著作:《追根溯源:戰後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與發展,1945-1950》、《戰後美國外交史:從杜魯門到里根》、《冷眼向洋:百年風雲啓示錄》(2007年修訂版版改爲《冷眼向洋書系》單行本,資中筠撰寫部分更名爲《二十世紀的美國》)、《散財之道——美國現代公益基金會述評》(2006年修訂版更名《財富的歸宿》)、《資中筠集》(學術論文選集)等。

隨筆集:《斗室中的天下》、《錦瑟無端》、《讀書人的出世與入世》、《學海岸邊》(與陳樂民合集)等。

(以上在思想上較有代表性的是《二十世紀的美國》、《財富的歸宿》以及收入《斗室》和《讀書人》的一些文章)。

譯著:巴爾扎克(法)《公務員》、《浪蕩王孫》、《農民》,薇拉·凱瑟(美)《啊,拓荒者》,阿蘭·德波頓(英)《哲學的慰藉》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