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格言人生格言

每個角落的人都過着相似的人生

本文已影響 8.02K人 

每個角落的人都過着相似的人生
  
  1、我們的人生註定要平庸?
  
  很有趣的一個現象:十歲的時候看二十歲,從心底裏厭棄,怎麼那麼老!二十幾歲的時候看中年人,也不免打從內心發出尖酸刻薄的鄙夷,活到那時候也就麻木了吧!
  
  在“親愛的嘉倩”傾訴郵箱裏,經常收到這樣的來信:
  
  A寫信給我,我該怎麼辦,在大學裏,我讀書的確很好,家境也可以,我很乖一直是個循規蹈矩的女孩,可是接下去呢?一份工作做個幾十年,嫁人結婚生孩子,就這樣了嗎?
  
  B寫信給我,我該怎麼辦,剛剛大學畢業,沒什麼人生目標,也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從不喜歡的專業畢業,接下去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一輩子,長得也一般,爸媽逼着去相親,交往兩年,然後結婚,有個孩子,過上和爸媽一樣的生活,就這樣了嗎?
  
  C寫信給我,我該怎麼辦,和男友一起很多年了,也在辦公室裏做了同一份工作幾年,我很想放棄一切去周遊世界,現在的生活讓我透不過氣,因爲接下去的軌跡我閉着眼都知道,結婚生孩子退休,照顧孫子孫女,就這樣了嗎?
  
  D寫信給我,我該怎麼辦,來自農村,爲了我進城讀大學家裏欠下一筆錢。我終於畢業,但是讀了那麼多書,很想出國,像同齡人一樣,看看世界。可是爸媽需要我,我不得不回家鄉找一份工作,用青春換取生存,然後按照傳統早早結婚,生娃子。活着,就這樣了嗎?
  
  我看了看爸媽,不知道他們怎麼突然就一下子長那麼大的,似乎自從我出生開始,他們從未年輕過。莫非,他們出生的時候,就被設定了某個功能叫“註定平凡”?
  
  2、全世界的人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
  
  不然,我們是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呢?“轟轟烈烈的,豐盛的,有故事可說的”。是嗎?於是17歲的時候,我決心要離家看看世界,總覺得外面的世界無比大,會很精彩,別人在過着我們所不知道的人生。
  
  在澳門。早晨走路上學的時候,常看見小小的公車裏擠滿了穿制服的當地孩子們,和公車並排的是一輛輛家長接送的機動車,一張張被風吹得壓抑而扭曲的年輕臉龐,還有背後沉重的書包。課餘時間賺點小錢,給一個當地女孩補課,她就如同大陸的高考生一樣,面對着升學課業的壓力,臉上發了一顆顆巨大的痘痘,背英文的時候如同和尚唸經。
  
  在荷蘭。身邊很多的中國留學生不願意出門,在家裏吃中國泡麪,交中國朋友,上中國網站,連小組功課的組員都是中國人;打工是看世界的方式,給一個香港女人做旅行公司助手,她逃離了擁擠的香港,但是在荷蘭仍然過着港式生活:交香港朋友,講廣東話,喝早茶,下午收工前一隻菠蘿包,週末打廣東麻將。
  
  在愛爾蘭。在一羣各個歐洲國籍的交換生裏,作爲唯一一個亞洲人,我看見的也常常是一個個按照國籍扎堆的小團體:芬蘭團,荷蘭團,愛爾蘭團,西班牙團。和西班牙人最熟悉,他們雖然熱情友好,但仍大多時候只和自己國家的人湊成一堆,我認識的很多西班牙交換生在愛爾蘭一整年,整天湊在他們自己人的派對裏,英文都沒有進步甚至開口都艱難
  
  在巴塞羅那。同公司的英國人,雖然會說點西班牙語,但一旦下班,有聚會有嘉年華,還是經常和在巴塞羅那的英國人一起參加。他們最常去的還都是英國酒吧,慶祝英國節日,講着倫敦發生的事情,吃飯也不因爲西班牙獨特的時間表而影響。
  
  在上海。爸媽仍然過着簡簡單單的生活,六點起牀上班,晚上六點回家做飯,十點睡覺;認識了一羣在這裏工作留學的外國人,有的人在這裏待了兩年,只會說你好和謝謝,甚至一箇中國朋友也沒有,大多是和同是外國人的室友聚在一起。上班下班,買VPN爬牆刷Facebook,餓了麥當勞或者必勝客,半夜去迪斯科派對。
  
  我發現全世界的人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忙忙碌碌,差別不大,因爲那就是所謂的“生活。”三毛曾在《萬水千山走遍》裏說過:“人生又有多少場華麗在等着,不多的,不多的,即使旅行,也大半平凡歲月罷了。”
  
  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無奈。
  
  到底,有沒有外面的世界呢?這個問題問給在象牙塔裏的孩子們,一定是用力點頭充滿了期許。
  
  再把這個問題扔給在國內那些渴望出國的人,也一定是更猛烈地點頭。從小我們就聽着一首歌,叫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光是聽到精彩,就覺得激動,至於無奈,在現實生活裏嚐盡了各種無奈,似乎那精彩蓋過了無奈風頭就好。
  
  可事實呢?永遠記得第一次離開家,抵達澳門。一個人回到了住處,關上門突然世界安靜了也落寞了。我意識到,到哪裏生活都是一樣的。房子裏面的生活相差無幾,牀,冰箱,書桌。室內的生活恍惚還以爲在上海。打開電腦,瀏覽的那些網頁還是以前經常看的,打開QQ,MSN舊日高中同學也都在線,他們的那些狀態也都和我出發前一模一樣,一切還在原地,只不過是我去了另一個地方而已。
  
  多少留學生在某個時刻對留學生活充滿了失望,甚至盼望着立刻回家?
  
  即使離家千萬裏,許多人過日子也不過是留在屋裏玩電腦,和國內日子相差無幾。認識的幾個中國留學生都是在打工或者除了上課就是宅在宿舍裏打遊戲、上網,過着封閉的生活。還記得2005年,加拿大某大學3周內連續發生兩起中國留學生自殺事件。他們都是頂尖博士生,但是平日都缺少朋友,與人交談時總顯得很憂鬱。電腦和網絡,就是生活全部。
  
  等待中國時間,想念朋友,或者半夜起來,看他們上線了聊天;外國人好笑的東西自己笑不出來。可是如果只是爲了這些,爲什麼要選擇出國留學?如果來到國外就爲了生活在中國人的圈子裏,用中國人的方式生活和思考,每天使用中文甚至還學會了中國各地方言,吃着中國菜,窩在房間裏上中國網站,即使最後拿到了文憑,那也只是一個證明而已,並不代表真的在國外生活過。
  
  “平時的交友圈子還是中國人,吃飯就去中國城,不太願意和外國人接觸”。那麼,即使走出去,也其實和留下來沒有什麼差別。
  
  4、根本沒有外面的世界。
  
  一個大學畢業生說,想要出國想要受傷害去經歷,那纔是人生,可是父母不允許,年齡也擺在眼前,現在上班了,遇到了一羣混日子的人,更想要逃走。
  
  一個男孩說,沒有出國前讀你的文章,覺得很精彩,期待着。自己出國兩個月了,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自己最清楚。
  
  一個優秀的中學出來的人,選錯了大學,到了國外身邊的國內人都是一些讀不進大學,被父母重金砸出來的,每天這羣人都在倫敦市中心唱歌夜店,日子混着混着就混到了畢業。
  
  一個平凡家庭的女孩,出來後發現身邊的人都在談論逛街,買名牌化妝品,整日派對,在外國也有KTV,她覺得世界不一樣了,和以前的淳樸不一樣,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富二代世界。
  
  一個家裏被當做佛一樣供着的大城市獨生子女,出來後與人共享學生公寓,對於廚房的骯髒還有極品室友相處不和,叫苦連連。
  
  難道,這就是我們要看的外面的世界嗎?
  
  善良的,惡毒的,有錢的,不負責任的……人心本就是相通的,世界可以被分割成一個個國家,一座座城市,但親情友情愛情故事卻是彼此不謀而合的。或者說,根本沒有外面的世界,只要把“人心”的世界看清楚,這個世界其實說穿了,很小很小。
  
  5、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有的人去旅行,最後收穫的只是幾張寄給自己的明信片和數碼相機裏的“到此一遊”;有的人在隔壁公園走一圈,看到的卻是春夏秋冬別有韻味人生:散步的老阿姨,還有下棋的老男人,看到生命的恬淡和幸福。
  
  一直以來痛恨一個問題:“你這次去了多少個歐洲國家啊?”那充其量變成了兒時的旅遊,只有臨行前的興奮,過後什麼都不記得了罷。倒除了幾張在標誌物前的照片,打印出來放在家裏的櫥窗裏積灰。
  
  山山水水歷史人文,都客觀地在那裏;全世界人的心,構造一樣都肉長的。
  
  旅行或者遠遊真正的意義,是在於重新認識自己,重新打理你那個“世界”。一段好的旅行,行走時拋開日常繁瑣的一切,心境很空,像是直升飛機那樣高瞻遠矚。給自己一個新的角度重新回想曾走過的路。先不要想着去多少地方,這次飛行要多遠,就帶着一顆看風景遊玩的心和一個簡單的目標:在路上重新認識自己,和心內的世界說說話。
  
  世界很小,人心很大。所以一次好的旅行,帶你看到這個廣博的世界,也同時看到自己在地球上座標的渺小。沒出去之前,我們讀着各式各樣的旅行書,可以騎自行車,可以搭公車,可以做沙發客,可以不要很多錢就把世界周遊了。閱讀着書裏的故事,看着那些照片,內心激昂地說,“這纔是真正的生活啊!”“人就必須在路上。”
  
  事實上,“生活”“在路上”這些字眼到底有沒有人真正去思考?下班後不乘直達地鐵,特地換三部公交車纔回家,一路上聽着音樂,啃着蔥油餅,看着窗外下班高峯的車水馬龍,那同樣是“在路上”的小冒險;和喜歡的人手拉手逛夜市,就算一根橡皮筋兩塊錢,也和攤主討價還價,十分鐘後驕傲地拿着戰利品,出現在大排檔裏,大口喝着王老吉,嚼着羊肉竄,你在印度能做的事情在家門口就可以做到,這就是“生活”樸實的樂趣。
  
  說白了,活着不就是吃喝拉撒的事兒嗎?
  
  6、其實,每個角落的人都在過着相似的人生。
  
  又繞來繞去,回到這個問題:非得要出國,才能自由嗎?
  
  所謂的自由,是在於心的自由,敞開接受這個世界,但同時保持自己的觀點。是你被關在小屋子裏,照樣能在一張小紙上,畫出廣闊藍天。是你即便不能走出去看世界,卻心裏懷有着對一草一木的珍惜和喜愛。
  
  說到底,我們不是所有人可以去遍“人一輩子要去的100個地方”的,我也不覺得那些“一個月揹包周遊歐洲”的人,會真的把歐洲全部瞭解。你能坐在高考教室裏,從一扇窗望出去的,照樣是廣闊藍天,還有腦海裏投射的最高的山脈,最深的海溝,最細柔的沙漠。
  
  那,你照樣是自由的。
  
  而且,如果一個啞巴愛上了唱歌,一個聾子愛上了交響樂,想一想,比起他們,你是多自由。我常常推薦別人去關注社會新聞,不是去看別人活得比我們慘,而是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廣大的世界。從一個不相干的人的角度去看一看你現在的世界。(人生感悟 )往往,我們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放進了玻璃罐頭裏,你需要換一個角度看,才能真正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
  
  閱讀那些旅行書本,我們常常被吸引,覺得非要去一趟,可是現實不允許每個人都走。難道,就要不能活在自己的人生裏面?再者,閱讀這些書,還有自己走過的路,我發現每個角落的人,都在過着相似的人生。
  
  人心無國界,友誼,仇恨,夢想,懶惰,執着,厭倦,感動……都是相通的。
  
  7、你想要過的生活,不過是未曾發掘生活的有趣之處。
  
  荷蘭房東夫婦,兩個人很老了,還是熱愛騎着自行車週末四處踏青。平日裏,男人在樓下做着他的活,每天早晨按時起牀,夜晚做飯。女人買菜上班,偶爾孩子們有時候來看望。
  
  巴塞羅那的普通家庭,週末有了點時間,就去加泰羅尼亞周邊小鎮逛一逛,曬曬太陽,平時男人要六點起牀上班,下午兩點下班,坐在沙發前看電視喝咖啡。女人九點起牀,做做家務就去上班,晚上七點到家,繼續做飯,男人睡去了,她繼續在客廳看書。
  
  上海的爸媽,春夏秋冬,兩人六點半在廣播鬧鐘裏醒來,八點鐘各自上班,晚上五點下班,吃完晚飯看電視,十點睡覺。過春節國慶的時候也懶得擠個人潮登個黃山,去個海南島吃海鮮,倒是樓下小區散散步,路上遇到老張老王吹吹牛,去趟超市就買袋鹽,日子過得挺歡快的。
  
  不過是我們的心裏,把外面和裏面的世界建造了圍牆,其實根本沒有外面的世界。帶着原來那個嬰兒般的好奇,去觀察去體悟,你會發現,全世界真的太小了,出乎意料的其實有跡可循,你無法接受的卻其實非常合理。
  
  Carpe Diem,活在眼前,活在當下。人生本就簡單得可以一眼望底。全世界都會要工作,全世界也都會結婚生孩子,全世界都在過着簡單的生活。我們吼着“不願意活在制度內”,可人活着,就是一個限定,你能活到三百歲嗎?你能飛到太空嗎?你能把一張一毛錢變成十張一百塊嗎?內心廣大就是無限。能夠生孩子,能夠結婚,能夠工作,能夠退休,活到老死,不也是一種祝福嗎?父母,祖父母,連個護照都沒有,也有權利活得很快樂。
  
  你想要過的生活,你正在過,不過是未曾發掘它的有趣之處。
  
  你的世界,就是整個世界,根本沒有外面的世界。

每個角落的人都過着相似的人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