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格言人生格言

做人的小故事大道理精選三篇

本文已影響 7.12K人 

做人的小故事大道理精選三篇

做人的小故事大道理精選三篇

導語:發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熄別人的燈。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做人的小故事大道理,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做人的小故事大道理精選三篇

篇一:《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1

前幾天和朋友參加了一場婚禮,新郎是我們的大學同學。當我們正興致勃勃地看新郎和新娘喝交杯酒時,坐在朋友旁邊的陌生阿姨突然小聲問她:“有男朋友了嗎?”

“還沒有呢。”

“年齡到了,該找了,一定要找有房子的,這樣將來能省好多事兒。這都是經驗,爲你好。”那個阿姨一臉的自信。

朋友“嗯”了一聲,就把臉扭過去,往我坐的方向挪了挪,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可那個阿姨依舊不依不饒:“哎呀我跟你說,你現在26歲是吧,過了這個年紀就不好找對象了,趁着這兩年趕緊找,聽我的。”

朋友覺得很尷尬,笑了笑,然後拉着我坐到了別的桌子。

“我是爲你好”這句話幾乎已經成了聊天終結的必殺技,而且伴隨着我們升學、擇業、辭職、找對象、結婚生子的每一個選擇。每當遇見岔路口的時候,就會聽到無數個“爲你好”的建議。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像是:你所有的選擇都是錯的,你必須聽我的。

2

有一檔綜藝節目專門討論過“我是爲你好”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一位嘉賓在節目中說:做一個善良的人,對別人好,這很棒,但不必去證明你的善良,時間自然會證明。

很多人覺得說“我是爲你好”是苦口婆心,其實給身邊人建議的時候,直接分析利弊就好。加上“我是爲你好”這幾個字,往往顯得自己站在“絕對正確”的高地,剝奪了對方試錯的權利。這種做法,有時跨越了人際交往的邊界。

關係再親密,分寸也不可失。自以爲熟、跨越邊界,反而容易生嫌隙。

之前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中,安迪的辦事風格一直可圈可點。面對邱瑩瑩和應勤的感情危機,以仗義出名的曲筱綃直接在地下停車場暴打應勤,怒懟應勤媽媽。雖然觀衆大呼過癮,但卻不能被當事人接受,說到底,這是邱瑩瑩自己的選擇。

而安迪的做法是關心而不干涉,顯然要有分寸得多。作爲朋友,要尊重他們的價值觀,遇到不同意見,可以善意提醒,但不必過多插手。

有句話一直令我印象深刻:所謂的界限,就是到那裏爲止的意思。許多看似善意的干涉都是打着關心和愛的旗號,何嘗不是越了界。

3

昨天剛上大學的表妹跟我打電話抱怨,說跟室友關係一直處不好,因爲室友老是不經過她的同意,就隨便用她的化妝品。

表妹委婉地提醒了幾次,但還是發現自己擺放整齊的化妝品,經常莫名其妙移動了位置,於是跟室友發了一通脾氣,結果被對方懟回來:我們關係都這麼熟了,用用怎麼了。

說到底,還是人際交往邊界不明的問題。每個人都有所謂的“心理界限”,它指的是我們在心理上能夠接受的極限,如果超過了某個特定的範圍,就會有一種被勉強的感覺。

在生活裏,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有時候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我們掏心掏肺地想要對一個人好,可是卻傷了別人的尊嚴。

因爲爲一個人好,必須要用對方法,必須要用對的方式說。要不然,我們一心一意爲他好,他卻一心一意覺得反感。

4

同樣的,我們既不能侵犯他人的心理邊界,也要守住自己的心理邊界。

在偶像劇中有一個很典型的人物——便利貼女孩,她是“無法拒絕型”人格的教科書,面對別人的要求總是一股腦地接受。即使違背心願,不在自己的計劃之內,也要委屈自己,遷就別人。面對別人客套的道謝,還要擠出禮貌的笑容:沒事兒沒事兒,小忙而已。

其實,這樣的人大都過得不開心,因爲不懂得拒絕別人的要求,所以自己的底線被一次又一次降低。這也是一種心理界限不清的表現,常常會讓自己處於矛盾、糾結的狀態。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有時候很微妙。有人說:人就像寒冬裏的刺蝟,互相靠得太緊,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又會感覺寒冷。

保持合適的距離,明晰自己的邊界,才能擁有簡單的人際關係,活得輕鬆自在。

篇二:《常思己過,不論人非》

1

前幾天在網上看一位知名學者的演講,他講了很多知識點和思維方式,網友對這個節目評分也很高。

可在節目彈幕中,始終有幾個人一直在挑他的毛病。

“這道理誰不知道,還要你講?”

“怎麼會有這個結論,還說自己是思維牛人!”

“太差了,還不如看一集電視劇呢,浪費時間。”

“完全聽不懂,什麼亂七八糟的。”

無論他講什麼內容,總有人會挑刺。

這些人等不及看完視頻,還沒了解演講的整體思路邏輯,就開始揪住個別詞句,大加批評。甚至自己聽不懂,也怪演講不好。

有一位網友看不下去了,留言說:

百分之八十的網友覺得演講內容很有價值。你們卻花一個小時來指手畫腳,爲什麼不認真聽完再下結論呢?這既是對別人的不尊重,也讓自己顯得輕浮。

的確如此。他們並不見得比演講者高明多少,只是不願意聽到別家之言,習慣了對陌生認知進行否定和反駁。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誰也不能掌握絕對的真理。我們常說“虛心使人進步”,只有沉下心來,正視自己的不足,纔有可能通過彌補這些不足來成長。

不尊重別人,也不願意接受認知範圍以外的東西,自然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狹隘,失去不斷進步的機會。

2

前不久,堂弟跟我講了一件挺尷尬的事。

他在一家公司負責審覈數據報表多年,常自稱是“火眼金睛”。

那天客戶部的同事過來溝通工作。堂弟掃了一眼對方送來的公司客戶維護報表,覺得彙總數據跟上個月相差不大,便斷定他們沒做多少工作。

同事告訴堂弟,雖然數據增長不大,但部門維護客戶的工作量比平時大多了。

堂弟火氣頓時就上來了:“我看數據說話,客戶數量都沒增加,你還說工作量更大,是在開玩笑麼?”

對方也不甘示弱,指責堂弟自以爲是。

倆人一番爭執,鬧得公司人盡皆知。最終真相大白後,堂弟自覺理虧,在公司集體例會的時候跟這位同事道了歉。

原來,爲了讓客戶數據更精準,客戶部對上百個客戶逐個回訪,刪除了一些已經不再從事本行業,或者存在不良信用記錄的客戶,並把留下的優質客戶再次深度對接,所以這次數據沒漲,但數據質量卻大幅提升了[]。

堂弟說,總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忍不住要對別人指指點點,沒想到,不僅傷害了別人的自尊,也讓自己落了個“自以爲是”的名聲。

逞口舌之快,只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難堪。

不隨意對他人指手畫腳,是人際關係中最基本的修養。

3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身邊那些成功人士,大都態度謙虛好學,從不妄下結論或隨意指責別人。

在前一家公司上班時,我認識一個研發部經理,他名校畢業,業務能力突出,卻無比謙遜。

項目有問題,他不會隨意指責一線工作人員,而是跟大家一起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共同改進。

他從不害怕別人挑戰他的權威,每次制定研發方案時,他都會組織頭腦風暴,虛心聽取參與研發環節的實驗員發表意見,與他們一起商討方案的可行性。

經理說:如果我和實驗員意見不同,我首先會考慮是自己錯了,我沒辦法天天上手操作,就不能全面瞭解項目,方案好不好,一定要尊重具體操作者的意見。

這種充分聽取意見的方案,往往執行起來就特別順利,他主持的項目總能很快出成績,也就不奇怪了。

敬人者,人敬之。

聽過一個圓圈理論,很有道理:

當你的知識圓圈越來越大,你也會意識到,圓圈外自己的未知領域,同樣也在變大。

如果你覺得誰都沒有自己懂得多,那恰恰是因爲,你對自己的無知認識太少。

只有當你不斷審視自己,不傲慢,不自滿,才能最大程度提升自己的認知。

你越優秀,越會懂得謙卑與寬容。

常思己過,不論人非,這恐怕是生活最高級的智慧。

篇三:《少說話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我們總說,人和人的相處,關鍵是要“三觀相合”。

但是,當我們結交過很多人,也在歲月裏“丟失”很多人之後才發現:

三觀相合,能走到一起。

但是相處過程中,唯有做到“三戒”,才能真正建立屬於你的人格魅力,並經營好你和身邊人的感情。

1

戒多話

戒多話,即“適時沉默”。

跟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傾訴相比,學會適度沉默的人,更具有人格魅力。

有一次我和一朋友去參加一場活動,遇見了一陌生人。

活動休息的間隙,大家便閒聊起來。

知道了我們的行業後,對方開始大談特談,言語間夾雜着各種偏見。

當我想要開口反駁一二,拆穿他的自大,從始至終沒有說話的他,使眼色攔住了我。

活動結束後,我私底下問他爲什麼不據理力爭。

他笑了笑:“但凡不同意的,就用沉默保留意見。對方有錯,不妨留個臺階。聊天,不要太較真。”

細細想來,我們常常做這樣的事:

一旦被誤解,便迫不及待地與之辯駁;一遭遇偏見,就挽起袖子打算爭個高低。

和他人相處,發現別人的過失,習慣性想去糾正和拆穿,眼裏容不得任何沙子……

但最後你會發現,那些習慣傾聽,不愛說話的人,會越來越收穫別人的信任;

而那些挖空心思想去糾正別人,幫別人“改正錯誤”的人,反而讓人敬而遠之。

蔡康永在他的《說話之道》裏說過:

“把無謂的勝利留給對方,懂得認輸的人會說話。”

所以,和人相處,不在說話上爭高低,這纔是真正的聰明人。

這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修養。

2

戒妄言

戒妄言,即“不傳私事”。

如果說懂得沉默是高情商,而不亂說,就體現一個人的內在素養了。

我有個閨蜜,最近就和她隔壁桌的同事鬧得很不愉快。

其實兩個人一直以來志趣相投,所以一開始相處得十分融洽,甚至以姐妹相稱。

但是有一次,閨蜜和她的丈夫吵架了,於是向隔壁桌的同事傾訴了來龍去脈。

結果沒幾天,其他部門的兩個人跑來問她:

“是不是已經離婚了?”

她大驚,什麼時候家長裏短雞毛蒜皮的小事,這麼快就傳到別人耳朵裏了?

自己也只是很私密地向朋友傾訴下,怎麼這麼快就散播成八卦謠言?

一忖度,就猜到是隔壁桌的“好姐妹”說出去的。

自此以後,有什麼話,閨蜜也就避她三分,感情也就慢慢地和她生分了。

其實很多人在向我們傾訴時,往往是帶着情緒的,並不能代表他們的真實想法。

然而很多人快人快語,張嘴不考慮後果,誤把別人一時的情緒化當結論,轉身就傳了出去。

最怕的是,說到得意處,分分鐘就忘了形。

一不小心用錯詞,就讓聽者會錯意,也就鑄造了一段新的謠言。

所以,以前有人就打過一個比方,他說做人最好就像個瓶子:

口子小,肚子大。

聽到的都吞進去肚子裏,吐出來的時候,把口子縮小了說。

聽了別人的私事,不去亂傳。能堅守住自己,做一個瓶子一樣的人,方能收穫更多的信賴。

會說話的人想着說,不會說話的人,才搶着說。

3

戒狂語

戒狂語,即“控制情緒”。

其實,說話重在把握“中庸之道”。

所謂中庸,是話講到適可而止就好。不帶個人情緒化,不過度貶損,不添油加醋。

你一定聽過一個故事:

一個文人爲一老婦祝壽,兒女歡天喜地,邀請他爲之寫祝詞。

這個文人也不推辭,提筆寫到:“這個女人不是人”,一言既出,老婦臉現怒色。

“九天仙女下凡塵”,由怒變喜。

“生兒個個都是賊”,兒女皆驚,開始咬牙切齒了。

“偷來蟠桃獻至親”,結語一出,衆人歡娛。

所以說,你用什麼措辭,如何去形容一件事,會直接地挑動他人的情緒。

一個聰明人,慣用的說話方式,是“陳述事實,不帶情緒。”

比如家長教育孩子:

聰明的家長,會注重循循善誘,說服孩子;

但有的家長會顧着發泄個人情緒,粗暴地指責孩子,而忘了出發點和目的是什麼。

比如夫妻因爲家庭瑣事吵架:

有的丈夫,懂得跳出吵架這件事,理解妻子心理上的真正需求,從而化解危機;

而一個不會說話的丈夫,就會和妻子在瑣事上,硬爭高下;

所以,能做到圓潤,不意氣用事,不盲目不妄語,不輕言不輕狂

控制情緒,好好說話,還有什麼事理不清楚?

4

有人曾經對我們的五官有這樣一個有趣的解釋:

我們爲什麼都長着兩隻眼睛,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呢?

因爲啊,神要我們多聽,多看,少說話。

墨子也曾經對學生子禽說過這樣一段話:

話說個沒完沒了有什麼好處呢?

比如池塘裏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乾舌燥,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它。

但是雄雞,只在天亮時叫兩三聲,大家聽到雞啼就知道天要亮了,於是都注意它。

關於說話這件事,說得多,不如說得對。

少說話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