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說說勵志說說

節約糧食 從我做起爲主題演講稿

本文已影響 3.11K人 

節約糧食 從我做起爲主題演講稿

節約糧食 從我做起爲主題演講稿

導語:糧食是寶中之寶。應該節約糧食,不應該浪費糧食,這是人所共知的真理。節約糧食是一項經常性的任務,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節約糧食 從我做起爲主題演講稿,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節約糧食 從我做起爲主題演講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美德不能丟”。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大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徵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爲我們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蹟,更是彪炳千秋。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斷繁衍、興旺發達。勤儉節約還是我們國家的建國方針”正是這一方針,才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醫治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甩掉一窮二白的帽子,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幾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比闊鬥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爲榮,艱苦樸素爲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的學校裏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辦公室中人去燈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裏還可以用的書包、文具、還沒有吃或者沒有吃完的水果、點心、牛奶,食堂裏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還有,每到暑假時候,畢業班的同學,把還可以穿的衣服當作垃圾丟到垃圾房裏,那幾天,石巖鎮很多收垃圾的,三輪車、摩托車的工友穿着我校的校服在街上游蕩。

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後,國家的經濟在不斷提高,但是,我國尚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在城市裏,還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救濟金金生活,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西部山區,還有許多人爲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我們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比闊鬥富的時候,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丟。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纔會越累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反之,則是社會衰敗,文明倒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上多少人,貧困時勤儉節約,奮發有爲,終於成就大事,又有多少人富貴時驕奢淫逸、聲色犬馬,使千萬家財、百年基業毀於一旦。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即使國家足夠發達了,我們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儉節約的美德也不能丟。

在當今社會經濟條件下講勤儉,其意義已經不止是物質上的克勤克儉,而更多體現爲一種高尚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體現爲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作爲一種民族精神,勤儉節約美德更不能丟。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篇二:

“10月16日”,這是一個人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因爲這一天是“世界糧食節”。“民以食爲天”,缺少糧食,我們很難生存,缺少糧食,我們國家難以發展,缺少糧食,我們人類更有可能走向滅亡。“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小我們就從古人詩中知道糧食來之不易,然而隨着我國人口不斷增長,耕地面積卻在逐年減少,我國已經成爲世界上的糧食進口國。糧食缺口正在成爲阻礙我們奔向小康大道上的一道難以填滿的溝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已,更應該是一聲聲每天都敲響在我們耳邊的警鐘。我記得曾在網上的文章裏看到,有一位學生在一篇作文裏是這麼說的:

“奶奶是個很節儉的老人。節儉是好事,但我覺得她節儉得有點近乎摳,無法理解。一次,燒飯的時候,她不小心把米撒了點在地上,我就順手準備掃掉。我腰還沒彎下去,只見一隻滿是皺紋的手擋着我,我愣在那不知道爲什麼?這時,奶奶開口了:“不要掃掉,撿起來洗洗,浪費可惜。”“我說已經髒了,反正就一點點,算了吧。”奶奶可不理會我,自己佝僂着身體,蹲在地上慢慢地拾着,每拾起一點就用嘴巴對着吹吹,很專注地,彷彿掉在地上的不是米,而是她的寶貝樣。等到全部拾好後,再用臉盆裝着用清水一遍一遍的洗,看她洗完端着米出來,臉上露着孩子般開心的笑,嘴裏還自言自語:“看看,多幹淨,還不一樣吃嘛,你們??”。我聽懂了她未說完的話是什麼意思,但我依然是不以爲然的搖着頭[]。而奶奶露出了燦爛的笑臉。

還有,我們家的電飯褒燒飯總是會在下面結鍋巴,所以每次都有很多飯不能吃。我總是把這些鍋巴倒掉的,有次被奶奶看見了,她老人家又開始了對我的節約教育。我不服氣說:‘這都不能吃呀?幹嗎不能倒掉?’奶奶也不搭理我,從我手上接過電飯褒,然後倒了些開水在裏面,泡了一會兒,就見她開始用小勺把那些鍋巴,一點一點地刮出來,然後放進自己的嘴裏。天哪,我真的是服了她老人家。我半開玩笑地對奶奶說:“奶奶,你真會動腦筋呀”。奶奶聽了我的話,不好意思地對我說:“我知道你心裏是怎麼想的,不過我們老人家是經歷了饑荒歲月的,知道糧食的寶貴,我不是小氣,只是覺得這樣真的很浪費。”

這位奶奶說得對,我們這代人沒有經歷饑荒,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甚至看不慣他們的做法。有的同學就知道浪費,不知道珍惜。看看我們食堂的餐廳裏,各種浪費糧食的現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學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有的同學光想買零食,不想吃飯;有的同學着急去玩,盛飯的時候,走路慌張就把飯粒灑在地上!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還在打鬧??這些現象是多麼的讓人觸目驚心啊!如果你浪費一點,他浪費一點,大家都浪費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浪費! 溫總理曾說過:“在中國,一件小事加上十三億人就是大事節約,”這一個中華民族的美德,在今日看來,更顯得意義深重。

所以,我們要樹立節約意識。愛糧、惜糧、節糧,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風尚不僅過去需要、現在更需要,我們沒有糟蹋糧食的權力。我們當學生的雖然不種田、不產糧,但節約糧食也相當於種了糧食。我們的一張張餐桌就相當於一方方糧田,除了吃進肚子裏的糧食外,不浪費一粒糧食。

節約就是弘揚社會風氣,能夠增進社會自身和諧。節約,對個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對整個社會來說則是一種精神風貌。中國夢,中國夢,如今,社會上人人都在談中國夢,中國夢,它是什麼?它是民族復興的夢。然而,看看我們中華大地,多少同胞在受洪水與旱災的煎熬,更是可貴,有些人總說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麼,請看看你們的餐桌上,什麼都不要說,就一個“中國式飯局”這一個比貶義詞還要貶義的名稱,那些人就扣着這頂帽子跟我們談中國夢,那麼我要告訴那些人:你們連談中國夢的資本都沒有! 我們要強化節約行爲。不管在家裏還是在學校裏,都不能浪費糧食。吃多少,燒多少;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買了就要吃完,不隨手扔掉??。對浪費的現象,我們要堅決反對,堅決抵制。只要我們牢記“節約”,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同學們,讓我們用最根本的節約糧食築起最偉大的中國夢吧!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學生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篇三: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是10月14日,兩天後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天我們要討論一下關於愛糧節糧這一話題。

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上升,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我們每餐不僅可以吃到香噴噴的飯菜,父母還會變着花樣給我們做吃的,例如麪包,雞蛋,雞腿,從中可以看出父母對我們的疼愛。但這也導致了我們許多同學身在福中不知福,養成了隨意浪費食物的壞習慣。

同學們,不要以爲我們能吃飽,全世界的人都不再捱餓了。事實上,中國還有2000萬貧困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非洲國家的兒童正在遭受飢餓!在非洲,有很多母親爲了讓孩子們忘記飢餓,每天吃飯之前都會燒一大鍋水,然後從路邊撿起石頭放進鍋裏,不停地煮。

孩子們渴望地看着冒着熱氣的鐵鍋,等着開飯,直到他們睡着,這是真的無米之炊,許多當地兒童由於營養不良而處於危險之中。全球營養不良人口數量有史以來首次超過10億,這意味着全球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每天捱餓。每年都有人死於飢餓,每五秒鐘就有一名兒童死於食物短缺!世界糧食儲備只能讓人類維持15天,多麼可怕的數字!

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世界正面臨日益嚴重的糧食危機,我們必須珍惜糧食。

下面來說說一粒糧食的非凡經歷。首先,農民在播種前要經過除草、犁耕、施肥、選種等過程。播種後,從萌芽到成熟,經歷了大量的除草、殺蟲、施肥等過程,農民們在烈日下揮灑着汗水,照料穀物長葉開花,直到穀物飽滿而金黃。農民們要頂着烈日收割、脫粒、曬乾,半年後才能收進糧倉。之後,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和運輸過程,最後變成了桌上熱氣騰騰的米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怎能忍心浪費糧食呢?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今天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熱愛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做一個珍惜食物的小衛士!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