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案勵志文章

死後自會長眠勵志文章

本文已影響 2.18W人 

蕭紅在《最末的一塊木柈》中說到“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的思想,它的核心在於教育我們生前不要懶惰,也絕非告訴我們一定要廢寢忘食去工作學習的那種,但做到它也是一種高的境界。

死後自會長眠勵志文章

一年有四季,一天有24小時,在歲月的輕輕步伐中,我們也早已習慣它的規律。以12小時爲界,以現在的時間算起,距離十二點還有正好一個小時,然後當屏幕上出現四個零的時候,就證明是明天了。就拿公認的比較好的工作時間——朝九晚五的時間來算,七八個小時的`時間又在了睡眠上,然後是一兩個小時的愜意的午睡午安,最後是十一點鐘左右的晚上睡眠時間,一覺醒來,又是第二天的模樣,周而復始,便是這樣的自然規律。

毛爺爺說我們年輕人是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充滿着活力與朝氣。我們歌頌這種青春的模樣,但其實我們卻很難做到這樣,我們比較偏愛“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的狀態,我們比較容易養成賴牀的習慣,我們效仿不了在桌子上刻“早”字的榜樣,我們在做着和睡眠的掙扎,擺出那一副不情願起牀的姿態。

我們習慣了找各種各樣可以賴牀的理由;習慣了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來降低自己的標準;習慣了擁有時間還很多、來日方長的自欺欺人的成熟的想法,我們離惰性近了,離成功也就遠了。

“笨鳥先飛”的道理,“勤能補拙,天道酬勤”的內容,“一日自己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表達,都在頌揚勤奮,在想方設法喚醒我們對惰性的領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