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案勵志演講稿

迎中秋國旗下講話稿

本文已影響 3.01W人 

在這秋高氣爽的金秋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你精心編輯的3份迎中秋國旗下講話稿,歡迎閱讀!

迎中秋國旗下講話稿

  篇一:迎中秋國旗下講話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作爲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經過千百年的歷史積澱,其來源被賦予上了神祕的色彩,那麼透過層層傳說的幻化,我們爲什麼要慶祝中秋節呢?

蘇東坡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曹文軒說:“人類悲劇的不可避免在於:人無法還家;更在於:即便是還了家,還依然在無家的感覺中。”我們身處現在的時間節點,暮然回首,發現過去的人生,就像是電影裏配樂的敘事片段,我們的心在向前推進的每一幀畫面裏尋找着皈依的地方,漸漸脫離最初的那個被親情圍繞的溫暖的豆莢。我們需要一個契機,或許時間短暫,卻可以讓我們重溫情感的羈絆,去填補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團圓情結。每逢佳節倍思親,若是分隔兩地,縱有良辰美景也淪爲虛設,有親在旁,圍桌暢談,不復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的淒涼,徒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和睦,中秋佳節之意義得到了體現,屆時容身在溫馨氛圍中的我們大可嘆曰:“絕景良辰難再並。”

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在我們熟悉西方節日的具體日期比親人生日更加銘記的今天,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們的概念裏只是調養生息的機會抑或是成爲熱愛文學之人附庸風雅的話題,佳節的來歷,前人賦予的神奇色彩再不爲人們津津樂道,文人墨客的詩意文字大多盡散在歷史的遺風中,而不爲我們推崇的腹中底蘊。如果我國的傳統節日不再是日曆表上生硬的數字,不再是平凡普通與往常一般無二的分秒,那麼是否可稱得上是無愧於五千年來的民族文化的代代相傳?習主席說:“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當中國夢這三個字成爲衆多報刊,雜誌的醒目標題,當中國夢這一精神成爲先進工作者內心的正能量,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夢並非異想天開,而是從對中國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所以爲了踐行這一精神,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豐富傳統節日的內容,以發展的眼光正確地認識它們。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願我們都能擁有一個美好的中秋之夜!

  篇二:迎中秋國旗下講話稿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借中秋,話感恩。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少年和父母吵架,離家出走,他身上的錢很快就用光了,他又冷又餓,有一個老婆婆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碗飯吃,少年很感激,他對老婆婆說:“你對我真好,我以後就跟着你吧。我可以幫你做很多事情的。”老婆婆就問這個少年:“那以前是誰給你做的飯呢?”少年說:以前是媽媽給我做的飯。”老婆婆接着問“你媽媽給你做的飯多,還是我給你做的飯多?”少年說:“我媽媽給我做的飯多。”老婆婆就順勢開導少年:“我給你一碗飯你就這麼感激,而你媽媽給你做了十幾年的飯,你爲什麼不知道感激呢?”少年頓時醒悟,回到了家中。

同學們,是否還記得父母來接你時噓寒問暖,關心的話語?是否還記得父母在電話另一端的急切的詢問和關愛?„„也許你仍然記得,或許你曾經記得,但你或許並沒有認爲這是父母的恩情。兒女的痛到父母身上會加倍,兒女的喜悅到父母身上也會加倍的。兒女的一句問候,一個在父母生日時慶賀的電話,能讓他們快樂上幾天。

我們剛剛和父母一起度過一個萬家團圓,親情濃濃的中秋節。每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每年秋季中期的這個節日又叫做“八月節”。當我們仰望天空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昨天我們跟父母一起度過了這個團圓的中秋節,感受着傳統風俗帶給我們的愛和幸福。

我想把愛和幸福帶進生活的最好辦法,就是對得到的每一份關愛表示感謝,讓我們一起來感謝父母,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的生命,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溫暖的家,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無盡的愛。讓我們把最美的祝福送給父母,祝願他們身體健康。借中秋,話感恩。讓我們一起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裏,感激斥責我的人,因爲他助長了我的智慧;感激絆倒我的人,因爲他強化了我的能力;感激遺棄我的人,因爲他教導了我應自立;感激鞭打我的人,因爲他清除了我的業障;感激欺騙我的人,因爲他增進了我的'見識;感激傷害我的人,因爲他磨練了我的心志。

這個中秋,讓我們學會感恩,爲父母留下一個真心的微笑;學會感恩,爲朋友留下一雙友誼之手;學會感恩,爲陌生人留下一絲心靈的溫暖。讓我們一起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裏,我們的世界會更美,更好。

  篇三:迎中秋國旗下講話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秋高氣爽的金秋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喧囂的都市車水馬龍,奔波的人們已很難使自己停下來,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來之時,一輪皓月高掛天空,傳統佳節的溫馨便俘虜了忙碌着的人們的心靈。我們互相傳遞的禮物,不止是禮物,還是問候,是祝福,是濃濃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爲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着密切的關係。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爲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羣衆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這個中秋,我們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天空那一輪明月時,腦海中會浮現那些優美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古往今來,寄託着多少中華兒女的鄉愁與離情。每逢佳節倍思親,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將在這一節日裏重溫民俗再敘鄉情。

面對國旗,面對辛勤的老師,我們想說:是師院附中把我們彙集到成才的搖籃,讓我們在這個搖籃中互相團結,努力拼搏。

最後,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祝全校師生閤家幸福,中秋快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