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讀書名言

綠皮書觀看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1.58W人 

綠皮書觀看心得體會

導語:《綠皮書》是一部喜劇、傳記類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是一部笑中帶淚的溫暖人心的作品。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綠皮書觀看心得體會,希望你們喜歡。

綠皮書觀看心得體會

篇一:

以前聽過一句話“每個女孩,都是自己的女王”,可即使如此,也總會有那麼多女孩在對比中感到自卑,甚至感到孤獨。沒有一個人是天生高貴,也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卑賤;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合羣,也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孤獨。孤獨,其實只是自卑的一個最高的境界罷了。綠皮書裏有一個人,似乎是認定了自己是孤獨的人,一個天生應該孤獨的人“我不夠白,也不夠黑,甚至不夠男人”,將自己劃爲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明明是男人,卻又不配是男人。一個人,是要自卑到了一個什麼程度,才能將自己困在如此窄小的一個孤獨圈子裏生存,更何況是一個天才。

唐·雪利,一個近乎音樂天才的存在。近日也在看《傅雷家書》,本已感嘆於傅聰的'令人驚歎的音樂天賦,接近誇張的領悟力,對音樂的極度敏感使傅聰可以在短於常人的時間裏完成超出常人的成就。而唐·雪利,據電影裏對他的介紹,從3歲便開始演出,14個月內到白宮表演2次,雙博士……同樣是學藝術,雖然不是一個領域,但我仍然可以感受到這個人是一個在音樂方面的天才。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問題,至少在1962年的美國,尤其是美國南部的致命問題——他是黑人。

在談這部電影之前,一個必要的功課便是瞭解背景。在南北戰爭結束的近100年內,黑白兩色人種在美國,尤其是美國南部仍然有着不可逾越的鴻溝我是現代的黃種人,在沒有種族歧視的中國,不明白當時由膚色而引起的衝突,但大概和中國古時候的元朝時的分化無異。似乎是在這些社會,總是要有一種人天生被別人踩在腳底,而還有一些人這天生高高在上。電影裏頭有一個片段,男主人公託尼,一個白人,再向南行的路上因爲車子壞了,而只好將車子停在路邊修理。而他的老闆雪利也下了車,一望無垠的田野裏盡是他的黑人同胞。他望着他們,他們也望着他。一個帶着探究,爲何一名黑人可以讓白人爲其服務;一個帶着心酸,明明是同類,爲何命運殊途。其實那些黑人只不過代表了當時美國的絕大部分的黑人罷了,也許若不是獨特的天賦,他也許也是那些人中的一員。我莫名想起一句和這部電影無關的話:當你凝望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你。稍稍改了一下,當你凝視別人的心時,別人也在凝視你的心。

一開始看到《綠皮書》很迷茫,不知道故事,只知道這部電影似乎很好看。男主人公託尼是一名有嚴重種族歧視的白人,他原本是一家夜總會的保鏢。但是因爲夜總會暫停營業而暫時試去了工作,只好去拜託朋友去找工作。經朋友的介紹,遇見了黑人音樂博士雪利,作爲雪利的司機與雪利一起一路向南。在黑人備受白人歧視的美國南部,託尼和雪利更是經歷了一系列他們在北方不可能經歷的屈辱事件……

想起《唐探1》當中的經典的一場對話,“一張紙怎麼立起來?”,折了一折,再立“這樣”。一面爲陰,一面爲陽,暗示着萬物皆有兩面。而人,更是如此。在託尼和雪利的《綠皮書》之旅中,他們生爲白人和黑人,存於底層和富裕階層,長於大家庭和孑然一身奮鬥於世,恰如陰陽、黑白,互爲對立,卻最終融合。俯仰人世,皆是如此,立於人間,晦暗難明,卻在溝通、交流中最終互相理解,成爲摯友。

篇二:

路始於兩個人[]。

一個住在布朗克斯的一個街區,爲了家人的生計奔波,煙不離手,油嘴滑舌,是一個活得像黑人一樣的白人。

一個住在卡耐基音樂廳樓上,爲上流社會的人士演奏,知書達理,舉止優雅,是一個活得像白人一樣的黑人。

這一路, 像一場修行。

對於唐,在種族歧視並不嚴重的紐約,他擁有他人夢寐以求的生活。但他仍毅然前往南部,希望以一己之力去除成見。

每場演奏結束後,臺下欣賞的白人便會熱情地爲他鼓掌,他滿面笑容,優雅地起身致謝。但同時他也面對了:侍者彎腰恭敬地爲他服務,但也恭敬地禁止了他走向“白人廁所”;在旅社他西裝革履,坐在一旁品酒,賭博的黑人發出邀請,遭到拒絕後便嘲諷他“還不是怕把一身好衣服弄髒了”;在西服店他被禁止試穿;在酒吧他被歧視毆打……在臺上,他光鮮亮麗,下了臺,他什麼都不是。他找不到合適的歸宿,白人從心底還是瞧不起他,黑人因差距也譏諷他。“我不像個黑人,也不像個白人,那你告訴我,我是什麼?”歷盡痛苦後,他站上了酒吧的小舞臺,敲響了那架不知品牌的鋼琴。沒有高雅的環境,沒有安靜的氛圍,但唐卻笑得很開心。

託尼,儘管生活窘迫,卻仍保有白人種族歧視者的傲慢。他拒絕接觸黑人使用的東西,會偷偷把來家裏幹活的黑人用過的杯子扔進垃圾桶。但迫於養家餬口的壓力,他不得不爲黑人唐做事。“他高高在上地坐着,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個阿拉伯酋長。”他向妻子這樣形容唐。一路相處,一路磨合。託尼在唐的“逼迫”下改變自己。保持語言文明,學會合理處事。“你永遠不會以暴力取勝,只有保持尊嚴才能戰勝一切。”在控制脾氣的同時,託尼也要收起自己的偏見。他在信中向妻子表達了他對唐高超音樂技巧的讚美,在唐遇難時總出手相助。在聖誕餐桌上,面對親戚對唐“黑鬼”的稱呼,託尼卻阻止了他“別那麼叫他”。

“嗨,託尼。”

“嗨,唐,聖誕快樂。”

路終於一個擁抱。

篇三:

《綠皮書》,歡笑中的現實淚點

看了綠皮書,感覺是很好的電影,給我很大的震撼。有一幕,當謝利博士下車的時候,和黑人們對視,兩類人無聲的交流,謝利博士是幸運的,他從小生活的環境,接受的教育,雖同爲黑人,卻有不同的人生,而那些俯身幹活的人,卻從出生到老估計只有一條出路,沒有再多的選擇。

還有一幕,當謝利博士對着託尼大聲喊道,我不夠黑,不夠白,不夠男人,我是誰?作爲黑人,他有着不同於其他黑人的地位,收到優待;作爲黑人,白人只是在聽他演奏時當成一個消費品,而下了臺,他只是一個黑人,我似乎明白了大學時期的一位美籍非洲裔外教聽到一個類似於“nigger”的發音會神色大變,那是對種族歧視的恐懼與憎惡。

還有一幕,謝利博士去莊園演奏時,剛開始被熱烈歡迎,後來想去洗手間卻受到了歧視,被指可以去便易茅廁;要去高級俱樂部演出,受到尊敬卻安排去簡裝間換裝,不被允許在高級餐廳用餐。人可以表面上奉承你,歡迎你,喜歡你,而轉眼間就表現出歧視你的樣子,透露出真實的想法,人與人之間的歧視深矣。

“這世界天才永遠都存在,而打破別人的想法需要勇氣。”

“世界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邁出第一步。”

《綠皮書》看起來很詼諧幽默,但是它帶給我們的觸動卻不止這麼多,彷彿在歡笑中我們體會到了現實,體會到了現實中根深蒂固的偏見,不像我們看到的小樹苗那樣渺小脆弱,它的下方是盤根錯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