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名人名言

其實只有一個狀元做過駙馬

本文已影響 2.06W人 

  “狀元”稱謂來源於古代的科舉考試,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才稱狀元。
  
  從應試的角度講,古代的狀元是名副其實的全國第一,其文才往往備受推崇。古代民間文學和戲劇中也經常圍繞狀元郎做文章,比如將“洞房花燭”與“金榜題名”掛鉤,即中了狀元順理成章地做駙馬。一些戲劇中也經常有狀元郎被選爲駙馬的橋段,最著名的當屬被冠以“負心郎”之稱的陳世美了。然而,現實中並非如此。
  
  “狀元”是科舉的產物。我國的科舉制始於隋大業元年(605年),從歷史上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產生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結束,近1300年的科舉共產生狀元592名(也有說是504人),而真正成爲皇帝女婿的狀元只有唐會昌三年(843年)的科考第一名鄭顥。
  
  唐人裴庭裕史料筆記《東觀奏記》捲上載,宣宗三年(849年),唐宣宗李忱讓宰相白敏中(白居易堂弟)給“鍾愛獨異”的長女萬壽公主做媒,白敏中選中了狀元鄭顥。時任翰林學士的鄭顥正赴楚州(今江蘇淮安)準備迎娶心儀已久的盧家小姐,剛行至鄭州,就被白敏中派人快馬加鞭強行召回,威逼利誘鄭顥答應皇家親事。而唐宣宗就趁熱打鐵,讓他和萬壽公主完婚,拜駙馬都尉,使鄭顥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狀元駙馬。
  
  鄭顥雖被逼做了駙馬,但“不樂國婚”的他一生怒懟大媒人白敏中,痛恨他毀了自己與盧小姐的婚姻,常跑到皇帝岳父面前打白敏中的小報告,屢次彈劾白敏中的摺子可裝滿一大箱子,以致白敏中差點死在他手上……
  
  爲什麼狀元難成皇帝女婿?除極少像鄭顥那樣不願者及清朝“滿漢不通婚”等原因,最重要的是過不了年齡這道“坎”。科舉成唯一改變讀書人命運的渠道後,讀書人想入仕,就必須不停地考,考了“秀才”,考“舉人”,考取“進士”,再“殿試”,而進士中的第一名纔是所謂的“狀元”。一圈考下來,中“進士”者有不少人都鬍子拉碴,甚至有人子孫滿堂,皇帝總不至於把女兒嫁給“大叔”甚至“爺爺”吧。即便重文輕武的宋朝,有幾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就被欽點爲狀元,但那時二十一二歲的男人早有妻室。所以,從年齡上看,狀元成爲駙馬的概率就不高,鄭顥能成爲駙馬,實屬特例。而小說、戲曲及影視劇中的“狀元駙馬”,都是文藝工作者的美好想象,也是後人的“想當然”。
  
  皇上選女婿,除了年齡合適、人才出衆外,門第也很重要。鄭顥是唐朝滎陽(今河南鄭州境內)人,滎陽鄭氏是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名門望族,鄭顥的祖父鄭絪是憲宗朝的宰相,酷愛讀書,深受敬重。而鄭顥高中狀元時,年僅26歲,登第後任右拾遺,詔授銀青光祿大夫。鄭顥“被逼”成駙馬後,先是提爲駙馬都尉,又升爲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地位更加顯赫,看上去和萬壽公主也就更加“般配”了。  

其實只有一個狀元做過駙馬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