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禪理故事

孔子的故事

本文已影響 4.92K人 

孔子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下文是孔子的故事4篇,歡迎閱讀。

孔子的故事

篇一:孔子的故事之孔子行禮

傳說,孔子年少而好禮,有一年的秋天,烏雲滾滾,寒風嗖嗖,落葉從樹上紛紛飄下來,隨風翻飛。這時,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於天氣太冷,他又穿着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

“好啊!”孔子答應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

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麼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裏去玩了吧。”

孔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

“你行大禮幹什麼呢?”母親問他。

“如果我現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麼做人了。”

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丘的舉止確實是不同凡響的。

篇二:孔子的故事之孔子使子路問津

問津遺蹟今尤在,

鐫得豐碑立古岑。

約一個小時後,馬車修好了。帶着“惟楚有才,楚地藏龍臥虎” 的喟嘆,孔子師徒一行繼續往舊街的東南方向馳行。約走了3公里,前邊一條山谷河流擋住了去道。河流水深岸闊,不知津口在哪兒。孔子一行躊躇岸邊,忽見河的上游有兩名身材高大頎碩的男子正在田間並頭而耕,便叫子路去問渡口之處。

子路來到那兩人的身旁,恭敬地揖揖手,問道:“先生,請問這條河流的渡口在何處?”

一農夫答非所問,反問道:“車上坐着的執轡的人是誰呀?”

“是孔丘。”

“是魯國的孔丘嗎?”

“是。”

“那麼,他應該知道渡口在何處。”

另一農夫又問道:“你又是誰呢?”

“我是子路。”

“是孔丘的徒弟?”

“是。”

農夫說:“你看,天下哪兒都是一樣的動盪不安,誰可以改變它呢?你與其跟着這種避人之人四處奔波,不如跟着我們這種避世之人還更安逸自在。”

子路不僅未問到津口,反而還遭一番奚落、教訓,沮喪地回告孔子。孔子聽說後,悵然長嘆。說道:“人是應該有社會責任的,怎麼能夠隱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蒼生於不顧,而終日與鳥獸爲伍呢?如果天下太平的話,那也用不着我孔丘四處奔波了。”

這兩位在田間耕作的農夫便是當時有名的隱者長沮和桀溺。人各有志,儒家一直主張入世,匡時濟世,“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隱者認爲天下大亂,已無可救藥,只能自保。因爲孔子曾在此地使子路問津於長沮與桀溺,人們便將那條擋住孔子去路的河流稱作孔子河。在河流的兩旁,長沮、桀溺耕種過的.那片呈梯形的田壟,一邊稱之爲長沮衝,一邊稱之不桀溺畈。

《論語》、《史記》對子路問津均有記載。

《論語?微子》載:“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史記》載:“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爲隱者,使子路問津焉。”並進行了一番對話:“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誰與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而不輟。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據錢穆《論語新解》注:“長沮、桀溺兩隱者,姓名不傳。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邊,故取以名之。桀,健義,亦高大義。一人頎然而長,一人高大而健。”

孔子是否在新洲使子路問津於長沮、桀溺,衆說不一。河南新蔡城南二十餘里的關津,亦傳說是當年子路問津處;羅山縣有子路村,拓城縣、葉縣亦傳說有子路問津處,山東魚臺亦有此說。子路到底在何處問津,無史籍記載。《史記》記載孔子自葉返蔡,見沮、溺耦耕使子路問津,其在葉在蔡,還是在新洲,也未詳細道明。《聖賢冢墓記》載:“黃城山即沮溺所耕處,下有東流,子路所問津處也。”明萬曆《黃州府志》雲:“按史記孔子自蔡如葉,注云,葉有黃城山……古志載,縣以北十里有永安城,爲楚所築,楚因當都之矣。今淋山河(今團風縣地,與孔子河村南北毗鄰)正當官道,亦有黃山。”清光緒《問津院志》雲:“黃山,在孔子河北,一名黃山鋪,一名黃林墅。”按府志之說,葉有黃城山,而孔子河這個地方也有叫黃山的地名。黃城山、黃山僅一字之差,也許是後來簡稱之,且附近又有楚城,本地又是官道,孔子由此到楚似在情理之中。明《統一志》、清《湖廣通志》均載:“相傳孔子自陳蔡適楚,至此問津。”

據史料記載,約於西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至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間,邑人在孔子山旁挖掘出“孔子使子路問津處” 石碑,淮南王劉安爲紀其事,遂在當地建亭立碑,修孔子廟,以供人祭祀,並徵召學士在廟內講學著書。石碑仍在,雖經年曆月,字跡依昭然,明代進士、書院主持人蕭繼忠有詩云:“霧暗秦碑澀,雲生漢殿荒。”由此推斷,問津碑爲秦時所立。原碑不知毀於何時,現僅存明人書寫的同文碑一塊。

篇三:孔子的故事之早年好學

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葬於防。叔梁紇死後,顏徵在失去庇佑,爲叔梁紇正妻施氏所逐,於是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埠闕里,過着清貧的生活。孔子長大後,亦不得不爲生活做許多粗活。孔子後來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雖然家庭貧困,但孔子仍然勤奮好學。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爲一種遊戲。孔子長成後,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鄉人稱其爲“長人”。季氏曾饗士,孔子也前去,但爲季氏家臣陽虎所絀,於是孔子返回。

篇四:孔子的故事之渡河落水山間曬

一時風欺竹,

連江雨送秋。

魚遊浪影沉,

曬書佚事留。

長沮、桀溺雖歸隱山林,但並不閉目塞聽,他們知道:魯哀公曾問過孔子:“魯國之亂,源於季氏,大家都明白,然而,爲何越明白越亂呢?”請孔子指點“迷津”。 孔子當時答道,“因爲你只是明白一國、一人,而不明白天下。”可見孔子是知而不迷。長沮的話中隱語:孔子既知魯之“迷津”, 也必知楚之“迷津”, 故不以渡口相告。孔子一行只好找別人打聽。他們來到渡口,見有一老翁在擺渡。子路說:“船伕,請將我們渡過河。”

“行,請駕好馬車,都上船。”船伕用竹杆吃力地撐着,馬兒在水中隨着木船過河,馬兒會游泳。

船到河心,突然大風驟起,木船在波濤中顛簸搖晃,船兒忽高忽低,象一個醉漢似地立不穩,一船人都失去了重心。整船人和馬車經不住這種顛簸,伴着風吹浪涌,船一歪,就翻落到河中。孔子師徒等人衆都成了落湯雞,掉入水中,衣服全溼透了。人落水問題還不太嚴重,這時的南方還不冷。可惜了我的那些書,孔子喊道:“快救我那些書!”

民間有諺:孔夫子搬家??全是書。孔子一生髮奮好學,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走到哪兒都攜帶着很多書。

古時的書,其實都是一些竹簡上刻或書寫的篆字,東漢蔡倫發明造紙,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都在其以後許多年。

在衆人的一番折騰下,馬車被推上了岸,書也被撈上來了。但是,那些書全被水浸溼了。孔子心中焦急,四處張望,欲找一個曬書之所。還是顏回年輕,眼尖,“瞧!對岸有一座山丘。”那座山有300多米高,四面無倚,獨凸而立,頂部平坦潔淨,足有二畝見方。孔子憋皺的眉頭舒展了,此時秋高氣爽,陽光直照山頭,很好曬書。弟子們很快將被打溼的書搬到山頂,鋪開晾曬起來。周邊也沒有什麼人,子路、子貢、顏回也不顧斯文,脫掉長衫,擰乾晾曬。

經歷了剛纔的一番折騰,孔子站在山頂,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長嘆道:“美哉水,洋洋乎!可惜的是這兒沒有橋,此處要是有一座橋

就好了,過往行人就不會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隨後,孔子師徒落坐於兩丈多長的長石上,稍事休息,以等書曬乾。子路回想起近段的行程,種種不幸,不禁發起牢騷,口裏唸叨:在宋國的一棵大樹下習禮時,宋司馬桓魑欲殺師傅;在於野被陳蔡大夫圍困三日,粒米未進,很多人都餓病了;上午在舊街讓項橐毛孩戲弄,下午又人車落水,真是不幸,可謂“風刀劍樹嚴相逼”。

孔子寬解道:“天降大任於我等,實現周禮,天下歸仁,任重而道遠。忍飢挨餓,受苦受難,在所難免。我們必須堅韌弘毅,矢志不移,死而後已。”

孔子師徒當年曬書的山就在今問津書院的後邊,山勢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莊稼,被稱之爲曬書山。孔子當年坐過的那塊長石被稱爲“坐石”,周邊還有後來他們駐足講學時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硯石。墨池即離坐石不遠處的小溪,溪邊石黝如墨,故名墨池。臨池石刻上刻有“墨池” 兩字,儘管年代久遠,仍依稀可辨。池邊一石,形如硯臺,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氣變化,即有“墨水” 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