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創業故事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你的價值感在哪,哪裏就是你的北上廣

本文已影響 1.24W人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你的價值感在哪,哪裏就是你的北上廣

你能逃離北上廣,可你逃不開生活的焦慮

作者:趙曉璃(職業培訓師,簡書籤約作者)

這兩天,北上廣這個話題再次躍入人們的眼簾,人們對這個話題的觀點基本分爲兩派。一種是奮鬥派,認爲年輕人就應該去北上廣闖蕩一番,未經打拼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另一種是逃離派,認爲沒必要削尖腦袋往這些人口密集消費水平高的城市裏鑽,因爲你可能會感到不堪重負,也未必能過上你想要的生活,他們主張,在現實的壓力之下,逃離北上廣也不失一種明智的選擇。

然而現實最可愛的地方,就是在於它往往會給到我們意想不到的答案,也會給我們打開另外一扇窗,讓我們領略各自不同卻同樣精彩的人生。

一言以蔽之,你的價值感在哪裏,哪裏就是你的北上廣。

一、

父親年輕時是地礦隊的一名礦工,後來因爲攝影及文字方面的特長,被調入隊裏的宣傳部做事。

在我童年的記憶裏,有一年父親有一張攝影作品獲過一個攝影大獎。這幅攝影作品拍攝的是兩個正在找礦的地質隊員,一位是白髮蒼蒼的老者,一位是戴着眼鏡的年輕小夥兒,這位老者正對着夕陽的方向,仔細打量一塊剛出土的礦石,老者從厚厚的鏡片裏投射出的專注和投入的眼神具有一種強大的穿透力,讓所有看到這張照片的評委都嘖嘖稱歎。

照片裏的這位老人如今早已離世,然而就是這位老人,對父親後面的人生道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我們父輩所處的年代如果用四個字形容就是“物質匱乏”,可是在我的記憶裏,我並沒有感受到任何焦灼與壓力,相反,父母的樂觀讓我感到即便平凡的生活,也是可以其樂融融的。

我曾經問過我父親,人這輩子最好的狀態是什麼?

他拿出這張照片對我說:“看見照片上這位老地質隊員了嗎?他一輩子的心血都傾注在了找礦上,對他而言,找礦這件事情是能給他帶來巨大成就感的,所以他可以不用在乎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房子開什麼車,他每天做着自己喜歡的事,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我實在想不出比這更好的生存狀態了。”

父親的這番話顯然超出了一個孩子的理解能力,但我看着父親認真嚴肅的神情,覺得能獲得他的認可的,一定是了不起的人,所以我默默地將這段話記在了腦海中,有空的時候就會思索這番話的意味。

二、

在我三十出頭的年紀,我才漸漸對這番話若有所悟。

那個時候的我在一家工業企業做財務工作,在外人眼裏是一名成熟的財務人員,看起來我彷彿過的不錯,但只有我自己清楚,我陷入了巨大的焦灼中,遲遲找不到出口。

我不知道自己每天究竟爲什麼要上班,按理說這份工作自己早就駕輕就熟了,可爲什麼會出現一種倦怠而散漫的狀態?那個時候的我做什麼也提不起精神,每天上班的狀態和上墳差不多,四個字,死氣沉沉。

我覺得我好像把自己弄丟了。

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慌亂,那段時間的自己心神不寧,只要一有空,就會研究星座及命盤,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能夠從看似撲朔迷離的命運裏找到一絲蛛絲馬跡,爲我後面的人生道路做個指引。

可惜我苦苦找不到答案。

有一天晚上,我躺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腦海中突然出現了那張照片和父親說過的一番話,我進行了一番思索,發現了自己焦慮的核心所在。

這種焦慮狀態的核心,在於財務工作沒有給我帶來一種價值感。

所謂價值感,強調的是一種感覺,和價值是兩個概念。我們通常所說的價值,往往是可以通過外在標準衡量的,比如工資、職位等等,而價值感這種東西卻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當一個人的內在與外在無法達成和諧一致時,就會出現內外失調,典型的症狀就是焦慮。

三、

後來我辭去了工作,給自己一段時間放空,允許自己放慢一些腳步,去尋求所謂內在的自我。

我拿出之前上班的積蓄,開始了一段四處旅行的時光。

有一天我來到一個小鎮上,遇到了一位和藹的老人,老人精神矍鑠,讓我很是羨慕,我便走近和他主動攀談了起來。

原來這位老人是一位退休的石匠,他和我說起自己年輕的時候,蓋房子是一件極其精細講究的手藝活兒,那個時候的人都喜歡找石匠給自己家的後院裝上花窗,整個花窗是用石頭做的,從石材的選取、設計到打磨,完全是由這位石匠一人完成。他通過自己的手,能將一塊看似平凡無奇的石頭打造成一款精緻的花窗,單從這件事情中,這位石匠就能感受到莫大的喜悅。

所以在老人看來,外人如何看待石匠這份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通過創造,完成一件又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當人們讚歎他的手藝時,他能爲自己是一名石匠感到由衷的驕傲與自豪。

這位老人的話給了我莫大的啓發,聯想起童年時父親那張攝影作品以及父親本人的工作狀態,我漸漸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真正能夠給人帶來愉悅的,有一樣重要的東西,叫創造。

從人類有記載的時代開始,我們的祖先無一不在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着自己的生活、改變着外在的環境、構建出璀璨的人類文明。當歷史的車輪行進到如今的商業時代,這些樸素且平凡的東西被日漸忙碌的人們忽略了,越來越多的人忙着追求外在的物質享受,以健康、親密關係、自由等爲代價,去換取想象中未來的自由。

從古至今,創造、勞動、努力、奮鬥向來都是人類的主旋律,正是這些活動能讓人感受到存在感、價值感甚至成就感,不論任何哲學或宗教,從來都不曾提倡人不要奮鬥,不奮鬥的人生就像鴕鳥,是感受不到剛纔提及的存在感、價值感及成就感的。然而智者會告訴你,在你奮鬥之前,你需要調整的是自我認知與外在世界的關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