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創業故事

我們需要在不平衡的生活裏,尋找自己的那份平衡感

本文已影響 2.16W人 

我們需要在不平衡的生活裏,尋找自己的那份平衡感

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裏,然後自我痊癒

作者:反高潮

前一陣讀餘華老師的最新散文集《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裏》,讓我忽然想起兩個故事。一篇是很多年前看到的非常火的文章:《我奮鬥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那個來自農村的作者細數了各種農村和城市的區別及不公平待遇的對比,有人說有點陰暗,但的確真實,讀起來感受箇中滋味,令人心酸又無力。

其中的一個例子讓我記憶尤爲深刻。作者在上海讀書時,曾經討論過一個維達紙業的營銷案例,他的一位同學提出一個方案:“應該讓維達紙業開發高檔面巾紙產品推向9億農民市場。”

這位同學也許正爲自己有創意的方案感到沾沾自喜,而作者卻驚訝於她提出這個方案的勇氣。因爲,這位同學根本不會明白,在農民市場這是多麼的荒謬可笑,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在飯後抽一張紙巾擦掉嘴角的油膩。大多數農民兄弟吃過飯後是像那個作者一樣,用手背在兩側嘴角抹了兩下而已。留給那位同學的除了一臉鄙夷還有一臉的錯愕。如果你有如此經歷,你可能會聽懂我說的話,反之亦然。

另一篇則是後來清華的研究生寫的姊妹篇:《我奮鬥了十八年,不是爲了和你一起喝咖啡》,他把自己和曾經的一位大學同學對比。從各種畢業後的人生不平衡對比漸漸揭示出一個殘酷的結論:

“我和你的最大差別,根深蒂固的分歧、不可逾越的鴻溝在於,我曾經以爲,學位、薪水、公司名氣一樣了,我們的人生便一樣了。事實上差別不體現在顯而易見的符號上,而是體現在世世代代的傳承裏,體現在血液裏,體現在頭腦中。18年的積累,家庭出身、生活方式、財務觀念,造就了那樣一個你,也造就了這樣一個我,造就了你的疏狂佻達與我的保守持重。”

在他的文字裏,我彷彿看到他的同學在呼喊自己要創業時,三姑六姨幫忙籌集啓動資金的熱鬧畫面。而畫面的另一邊則是作者的父母爲了節省三五百塊錢的機器錢,炎熱夏天,扛着腰肌勞損在大日頭下收割5畝農田。一邊是無論凱旋還是鎩羽而歸都是盤可進可退可攻可守的棋,而另一邊卻是作者,穿着借來的西服完成了第一次面試,戴着借來的手錶與心愛的女孩進行了第一次約會。

鮮活的景象在腦中一遍遍閃過,我們的確活在巨大的差距裏。這種差距是長年累月世世代代積累而成,是從降生的那一刻起,時間地點人物背景集合而成。很多時候,很多人,都無力選擇。

當北上廣深摩天大樓鱗次櫛比,商場飯店人聲鼎沸時,那些西北落後地區可能連一度電都是奢侈品。當你在討論買香奈兒還是阿瑪尼時,那些孩子可能想要的只是一條紅裙子一雙小白鞋而已。我在思考去美國還是英國讀書,你卻在糾結下學期的學費。

奮鬥十八年只是爲了一起喝星巴克,這看起來只是個很表面的比喻。真實的情況是,有的人早已喝膩了JAVA CHIP,而這個國家的另一些人,連咖啡是何物都不曾知曉。

餘華說:“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人口衆多、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國家,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期,沿海地區城市裏的人普遍在喝可口可樂了;可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湖南山區外出打工的人,在回家過年時,給鄉親帶去的禮物是可口可樂,因爲他們的鄉親還沒有見過可口可樂。”

沒見過可口可樂?!你也許覺得天方夜譚驚訝咂舌,可世界的另一頭卻在爲你的無知可笑而嘆息。去過西藏,青海,雲南,四川等地的人可能會在途中看見那些瘦小枯乾滿臉懵懂的少男少女們。我總覺得,他們的眼神有些錯愕有些驚恐,想起看《變形計》農村和城市孩子互換時,大部分人喜歡看城裏孩子去到農村時發生的種種,卻忽略了農村孩子見到城裏各種神奇事物的難以接受感。同樣年齡的大城市孩子可能早就玩膩了玩具或者開始早戀了呢,而農村的孩子可能還在幹粗活帶弟弟妹妹不知道享樂是何物。

餘華在書中還提到一個例子。“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中央電視臺在六一兒童節期間,採訪了中國各地的孩子,問他們六一的時候最想得到的禮物是什麼。一個北京的小男孩獅子大開口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飛機,不是玩具飛機;一個西北的小女孩卻是羞怯地說,她想要一雙白球鞋。兩個同齡的中國孩子,就是夢想都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這是令人震驚的。對這個西北女孩來說,她想得到一雙普通的白球鞋,也許和那個北京男孩想得到的波音飛機一樣遙遠。”

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直接導致了人與人夢想的不平衡。而夢想二字,本該是多麼單純美好的存在。那些被經濟和落後環境所束縛的年輕靈魂,漸漸失去了擁有夢想的能力,甚至連幻想都變成一種奢侈。

他們幻想不出波音飛機,因爲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世界還有那麼高級的東西。

沒錯,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生活。時代越是發展,我們的差距就越是顯著。其實,區域之間的不平衡我們上學的時候就學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等等。但你沒辦法去埋怨政策。區域發展不平衡導致經濟發展不平衡,大城市越來越大,小城市卻越來越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