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名人故事

陳景潤生平介紹

本文已影響 1.19W人 

陳景潤生平介紹

陳景潤生平介紹

寄語:對於陳景潤的貢獻,中國的數學家們有過這樣一句表述:陳景潤是在挑戰解析數論領域250年來全世界智力極限的總和。我們可以從中窺見陳景潤在中國數學界的崇高地位。今天分享的是數學家陳景潤生平介紹,歡迎閱讀。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福州人,中國著名數學家,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

1938—1948年,先後在福州市三一小學、三元縣小學、三元縣立初中、福州市三一中學及英華中學就讀。

1949年,他進入廈門大學數學系學習,195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被分配到北京市第四中學任教。

1954年,通過有關部門將陳景潤調回廈門大學擔任助教。經過鑽研,陳景潤對我國數學家華羅庚及蘇聯數學家И.М.維諾格拉多夫等人的專著及一些重要的數論方法有了瞭解,並引起了華羅庚教授的注意。

1957年,經華羅庚的推薦,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

1962年,任助理研究員,1977年升任研究員,1988年提升爲一級研究員。

從1978年開始,他參加了培養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先後受聘擔任貴州民族學院、河南大學、廈門大學、青島大學、華中工學院、福建師範大學等校兼職教授。曾當選爲第四、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任《數學季刊》主編,國家科委數學小組成員及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96年3月19日13時10分因患帕金森綜合症長期住院,經搶救無效逝世,終年63歲。

陳景潤生平介紹

學習經歷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閩侯。因家境貧寒,所以在學校常受到同學的欺負,他知道,只有好好學習,爭口氣,長大才能有出息,那時同學們就不敢欺負他。所以,他擦乾眼淚,繼續學習。此後,他再也沒流過淚,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爲學習的動力,所以努力學習。在中、小學讀書時,就對數學情有獨鍾。一有時間就演算習題,在學校裏便成了個“小數學迷”。 成績一直拔尖,終於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三元縣立初級中學。

陳景潤最感興趣的是數學課,一本課本,只用兩個星期就學完了。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講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數學題:“韓信點兵”和介紹了中國古代對數學貢獻,說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成果早於西歐1000年,南宋秦九韶對“聯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意大利數學家歐拉的解法早500多年。沈老師接着鼓勵說:“我們不能停步,希望你們將來能創造出更大的奇蹟,比如有個‘哥得巴赫猜想’,是數論中至今未解的難題,我們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們要把它摘下來!”課後,沈老師問陳景潤有什麼想法,陳景潤地說:“我能行嗎?”沈老師說:“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韓信點兵’,將來就能摘取那顆明珠: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那一夜,陳景潤失眠了,他立誓:長大無論成敗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挫折

而不幸的是1984年4月27日,陳景潤在橫過馬路時,被一輛急駛而來的自行車撞倒,後腦着地,釀成意外的重傷。雪上加霜,身體本來就不大好的陳景潤,受到了幾乎致命的創傷。他從醫院裏出來,蒼白的臉上,有時泛着讓人憂鬱的青灰色,不久,終於誘發了帕金森氏綜合症。

爲了使自己夢想成真,陳景潤不顧自己的病,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裏,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潛心鑽研,光是計算的草紙就足足裝了幾麻袋。1957年,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工作,做爲新的起點,他更加刻苦鑽研。經過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發表了他的論文《大偶數表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2個素數的乘積之和》。論文的發表,受到世界數學界和著名數學家的高度重視和稱讚。英國數學家哈伯斯坦和德國數學家黎希特把陳景潤的論文寫進數學書中,稱爲“陳氏定理”,可是這個世界數學領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卻不知商品分類,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來,被稱爲“癡人”和“怪人”。

婚姻歷程

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發表,如旋風般震撼着人們的心靈,震撼着中外數學界。國內外評論說:“陳景潤成了中國科學春天的一大盛景”。他被邀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同志親切地接見了他。當時陳景潤身體不太好,小平同志關懷備至,會議結束後,陳景潤被送入北京解放軍309醫院高幹病房。他的到來,轟動了整個醫院,院領導給予了盛情的接待,醫生和護士無不崇敬這位世界上第一位數學聖人。1977年11月從武漢軍區派到309醫院進修的由昆,被同伴們拉去看中國這位名人,這真是緣分,過去陳景潤連女人名字的邊都不粘,連句話都不說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陳景潤見到由昆,眼睛一亮,親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請她們進來坐下,話也多了[]。後來由昆被派到陳景潤的病房當值班醫生。這樣,接觸的機會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現,陳景潤都特別高興。一天,陳景潤關切地問由昆,家住在哪?有沒有成家、有沒有男朋友?由昆毫不設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說:“沒有,沒有,還早着呢。”以後,由昆也十分關心這位中國數學家,斗轉星移,彼此產生了愛情,他們在組織的幫助下結婚了。從此這位被稱爲“癡人”和“怪人”的數字家陳景潤有了一個溫暖的家了。

陳景潤生平介紹 第2張

工作經歷

1953年,陳景潤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曾被留校,當了一名圖書館的資料員,除整理圖書資料外,還擔負着爲數學系學生批改作業的工作,儘管時間緊張、工作繁忙,他仍然堅持不懈地鑽研數學科學。陳景潤對數學論有濃厚的興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系統地閱讀了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有關數學的專著。陳景潤爲了能直接閱讀外國資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繼續學習英語的同時,又攻讀了俄語、德語、法語、日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學習這些個國家語言對一個數學家來說已是一個驚人突破,但對陳景潤來說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

他不善言辭,爲人真誠和善,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數學事業。高中沒畢業就以同等學歷考入廈門大學。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195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並在華羅庚教授指導下從事數論方面的研究。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委員兼貴陽民族學院、河南大學、青島大學、華中工學院、福建師範大學等校教授,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數學季刊》主編等職。

在陳景潤之前,關於偶數可表示爲 s個質數的乘積 與t個質數的乘積之和(簡稱“s + t”問題)之進展情況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證明了“9 + 9”。

1924年,德國的拉特馬赫證明了“7 + 7”。

1932年,英國的埃斯特曼證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後證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5 + 5”。

1940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證明了“1+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數。

1956年,中國的王元證明了“3 + 4”。

1957年,中國的王元先後證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國的潘承洞和蘇聯的巴爾巴恩證明了“1 + 5”, 中國的王元證明了“1 + 4”。

1965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維諾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證明了“1 + 3 ”。

1966年,中國的陳景潤證明了 “1 + 2 ”。

從1920年布朗證明"9+9"到1966年陳景潤攻下“1+2”,歷經46年。自“陳氏定理”誕生至今的40多年裏,人們對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進一步研究,均勞而無功。

研究成果

從1958年至1990年,陳景潤共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4部.由於他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等問題的傑出研究成果,於1982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並於1978—1979年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等的邀請先後去美國、法國及英國講學. 在近代解析數論的許多重要問題的研究中,陳景潤都作出過重要的成果及貢獻。

陳景潤主要研究解析數論,1966年發表《表達偶數爲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成爲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發表的成果也被稱之爲陳氏定理。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主要從事解析數論方面的研究,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國際領先的成果。這一成果國際上譽爲“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引用。

陳景潤在解析數論的研究領域取得多項重大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何樑何利基金獎、華羅庚數學獎等多項獎勵。他是第四、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著有《數學趣味談》、《組合數學》、《初等數論》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