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哲理故事

如何做人:謙讓是一種美德

本文已影響 2.57W人 

如何做人:謙讓是一種美德

在中國歷史上的“文景之治”,是講西漢的漢文帝、漢景帝勵精圖治,促成西漢中興。漢文帝是個有作爲的皇帝,他敬重老臣陳平、周勃,得到了他們的有力輔佐。而陳平和周勃也互相尊重,互讓相位,成爲以“謙讓”爲做人之本的典範。

漢文帝是漢高祖的庶子,被封爲代王。他爲人仁慈寬厚,當殘暴篡權的呂后死後,諸呂的反叛被粉碎後,朝中擁戴文帝繼位。

一天,漢文帝上殿,各大臣一一叩見之後,漢文帝發現丞相陳平沒上朝,他問道:“丞相陳平爲何不來?”

站在下面的太尉周勃站出來說道:“丞相陳平正在生病,體力不支,不能叩見皇上,請皇上原諒。”漢文帝心裏納悶,昨日還見他身體好好的,怎麼今天就病了?不過他不動聲色,只是說:“好,知道了,退下。”

退朝後,漢文帝想派人去請陳平,但又一想,陳平是開國老臣,自己應當把他當作父親一樣對待,父親有病,兒子只能前去探望,哪有招見之理。於是文帝便到後宮換上平日穿的家常便服,到陳平家去探視。

如何做人:謙讓是一種美德

陳平在家躺着正在看書,見漢文帝來慌忙起身行禮。漢文帝急忙把他扶起,說:“不敢,朕視卿爲父親,以後除了在朝廷上,其它場合一律免除君臣之禮。”漢文帝掃視一下屋裏的陳設,又說:“今天聽太尉說您病了,特地前來探望,不知是否請過御醫診視?你年歲大了,有病可不要耽擱呀!”

文帝如此關懷,使陳平非常感動。他覺得不能再隱瞞下去了,對文帝講了心裏話:“皇上太仁慈了,可我對不起皇上的一片愛臣之心,我犯了欺君之罪呀!”原來陳平並沒有病,是裝病。他爲什麼要裝病呢?他不想當丞相,要把相位讓給周勃。漢文帝問:“爲什麼?”

陳平就把他讓相的理由說出來了,原來高祖劉邦在位時,爲了保證漢朝宗室的傳承,規定“非劉氏者不得爲王”。高祖死後,惠帝懦弱,呂后不顧高祖遺訓,又立呂氏家族子弟爲王。使得諸呂勢力越來越大,劉家的勢力卻日益衰微。呂后死後,諸呂結黨,欲謀叛亂,丞相陳平認爲時機已到,與太尉周勃,共商大計,滅掉諸呂奪取政權。陳平認爲新帝繼位,應記功晉爵。周勃消滅呂氏集團,功勞比自己大,自己應該把丞相的位子讓給周勃,但是周勃不肯接受,認爲消滅呂氏集團,主謀是陳平。陳平便假裝有病,不能上朝。使文帝有理由任命周勃爲丞相,也使周勃義不容辭擔起丞相職務。

陳平把這一切都對文帝說清之後。又誠懇地說:“高祖在時,周勃的功勞不如我;誅滅諸呂時,我的功勞不如太尉[]。所以我願意把相位讓給他,請皇上恩准。”

文帝本來不知消滅諸呂的細節,他是在諸呂倒臺後,才被陳平和周勃接到長安的。聽了陳平的解釋,才知周勃立下了大功,便同意陳平的請求,任命周勃爲右丞相,位居第一,任陳平爲左丞相,位居第二。

文帝想做個有作爲的皇帝,他要親自過問國家大事。一天上朝時,他問右丞相周勃:“現在一天的時間裏,全國被判刑的有多少人?”周勃說不知道。文帝又問:“全國一年的錢糧有多少,收入有多少?支出有多少?”周勃還是回答不上來,感到慚傀至極,無地自容。

文帝看周勃答不出來,就問左丞相陳平:“陳丞相,那你說呢?”陳平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您要想了解這些情況,我可以給您找來掌管這些事的人。”

文帝問:“那麼誰負責管理這些事呢?”陳平回答:“陛下要問被判刑的人數,我可以去找廷尉,要問錢糧的出入,我可以找治粟內史,他們會告訴您詳細的數字。”

文帝有些不高興,臉色沉下來說道:“既然什麼事都各有主管,那麼丞相應該管什麼呢?”

陳平毫不猶豫地回答:“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事無鉅細,每事躬親。丞相的職責,上能輔佐皇帝,下能調理萬事,對外能鎮撫四夷、諸侯,對內能安定百姓。丞相還要管理大臣,使每個大臣能盡到自己的責任。”陳平回答得有條不紊,文帝聽了覺得有道理,連連點頭,露出滿意的笑容。

站在一邊的周勃如釋負重,十分佩服陳平能言善辯,輔政有方,深感自己是個武夫,才幹在陳平之下。他回到家裏,心清久久不能平靜。他想,自己雖說平定諸呂有功,但是輔佐皇帝、處理國政方面的才能比起陳平差遠了,爲了國家百姓着想,還是應該讓陳平做丞相。於是周勃也假稱有病,向文帝提出辭呈。

漢文帝非常理解周勃的心情,批准周勃的辭呈,任命陳平爲丞相(不再設左丞相)。陳平輔佐文帝,勵精圖治,促成了漢朝中興。陳平和周勃兩位老臣,都是漢朝開國元老,卻“虛己盈人”,互讓相位,光彩照人。

【感悟】

做人境界之高低,往往體現在處理矛盾的不同方法上,有人善於化解矛盾,有人善於激化矛盾。前者自然高妙,後者自然笨拙。大家同在一個單位爲職,難免時有矛盾發生。而矛盾最多也是最激烈的,往往是爭利奪位,有時甚至是爭得勢不兩立、不共戴天。其實這種人實在是鑽了牛角尖,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同處一個單位,也是一種緣份,何必爭來爭去鬧得大家都不愉快呢?即使要爲合理的東西去爭奪,也必須講究策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