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案勵志演講稿

2016最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大全

本文已影響 1.79W人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是建設美麗幸福新麗水,譜寫好中國夢麗水篇章的現實要求。今天,本站小編特意爲大家蒐集整理了2016最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2016最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大全

  篇一:2016最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縣餘村首次發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講話。今年8月15日,市委、市政府在我縣隆重召開“兩山”重要講話十週年紀念大會,深刻學習和領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全面總結廣大幹部羣衆十年來的探索實踐,進一步堅定信心、凝聚力量、開拓創新,堅定不移照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條路走下去,不斷開創湖州科學發展新局面。

市委書記裘東耀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偉俊主持會議並宣讀了設立湖州“生態文明日”的決定。市縣領導朱坤民、吳水霖、高屹、單錦炎、楊六順、沈銘權、樑爲民、葉海珍、陸爲民等出席大會。

裘東耀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高屋建瓴、內涵深刻、擲地有聲,爲我們在探索前行中撥開了迷霧、指明瞭方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集中體現了遵循自然規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哲學智慧,集中體現了準確把握現實發展階段和未來發展趨勢的戰略眼光,集中體現了以人爲本、人民幸福至上的崇高情懷,集中體現了治國理政理念的一脈相承、與時俱進。我們要深刻理解,與時俱進提高認識,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上來,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裘東耀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堅定不移照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條路走下去,以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國家生態市建設爲抓手,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不斷把生態優勢化爲發展優勢,努力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上繼續發揮先行和示範作用。着力推動產業轉型,深入做好“生態+”的文章,推動經濟發展向增長中高速、質量中高端邁進;着力統籌城鄉發展,努力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中走在前列;着力優化生態環境,努力讓湖州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着力促進共建共享,努力形成人人共創共享美好生活的濃厚氛圍。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單錦炎在會上圍繞立足新起點、奮力再出發,全力打造赤金足銀的“兩山”互動新標杆主題講話。他說,十年來,安吉在領會“兩山”重要思想中堅定發展方向,在踐行“兩山”重要思想中實幹成就業績,已經初嘗勝果。他強調,新十年,安吉將在秉承“兩山”重要思想,按照習總書記對浙江提出的“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要求和市委七屆八次全會提出的“三個堅定不移”、“五個發展”要求,以歸零的心態、迎戰的姿態、奮發的狀態,堅定不移照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條路走下去,着力發展壯大生態經濟、持續創美生態環境、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着力提升民生幸福、持續鍛造美麗黨建,充分發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首發地、“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的先行示範作用,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再作新的貢獻。

  篇二:2016最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精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美麗幸福新麗水,實現麗水科學發展、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超越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爲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指明瞭方向。習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從人類社會的演進歷程來看,當前正處在向生態文明過渡的關鍵時期。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綠色革命”,是對傳統工業文明的超越,它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生態文明新時代,就是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共生的時代。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指向,描繪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實現了發展理念的新提升。我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社會和諧,就是要“兩座山”,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對“兩座山”關係的認知,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爲了追求經濟發展,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一味索取資源。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沒柴燒”。第三個階段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財富,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生態優勢可以變成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這三個階段,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發展觀念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和自然關係不斷調整、趨向和諧的過程。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謀求麗水更高品位、更高水準、更高境界發展的科學路徑。習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職期間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走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並明確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爲如此。只要你們守住了這方淨土,就守住了‘金飯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戰略,是總書記佈置給我們麗水的重大課題,也是近年來麗水發展的寶貴經驗。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沿着這條道路走下去,把麗水建設成爲兼具生態之美、發展之美、和諧之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有機統一的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區和生態經濟示範區。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是建設美麗幸福新麗水,譜寫好中國夢麗水篇章的現實要求。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既順應當今世界綠色潮流發展的時代要求,策應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需要,更是源於對我市市情和自身優勢的科學考量。綠水青山是麗水最大的資源和後發優勢,我們必須堅定綠色生態發展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以勇氣和實幹推動綠色發展,走出轉型升級的發展新路,將生態優勢最大限度轉化爲競爭優勢、經濟優勢、民生優勢。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時代最強音,是經濟社會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麗水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堅持不懈推進改革。我們要用好改革“利器”,搭建起“綠水青山”通向“金山銀山”的橋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全會的決策部署中去,圍繞全面深化改革來定任務、抓工作,向改革要綜合效益,向改革要更大紅利。

我們要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人民生活在環境優美,山川秀麗,風景如畫的美麗幸福麗水!

  篇三:2016最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

同志們:大家好!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鎮餘村考察。在座談會上,村幹部介紹了關停污染環境的礦山,然後靠發展生態旅遊借景發財,實現了“景美、戶富、人和”。習近平聽了高興地說:“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其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9天后,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發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評論,鮮明提出,如果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爲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十一年後的2015年3月24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正式把“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寫進中央文件,成爲指導中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

十一年來,習近平無論主持浙江工作,還是主持中央工作,無論到全國各地考察,還是到國外出訪,無論負責黨的十八大報告起草,還是在一系列有關會議上,多次論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形成了一套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

“兩山”理論體現了發展階段論。發展是硬道理,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但不同發展階段面臨的問題是不同的,這就需要科學認識、把握和解決不同發展階段中的問題。2006年3月8日,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演講中,深刻論述了“兩山”理論的辯證關係。他說:“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一味索取資源。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纔能有柴燒。第三個階段是認識到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搖錢樹,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形成了一種渾然一體、和諧統一的關係,這一階段是一種更高的境界,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了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以上這三個階段,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發展觀念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和自然關係不斷調整、趨向和諧的過程。”當然,這三個階段不是僵化的,有的地方如生態環境優勢區、敏感區、脆弱區,從一開始就應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06年7月29日,習近平到麗水調研時,在稱讚麗水良好生態環境的同時,諄諄告誡當地幹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爲如此”,麗水“守住了這方淨土,就守住了金飯碗”。在一些國際場合,習近平也抓住機會生動講述這“兩山”理論的辯證關係,如2013年9月7日,他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回答學生們提出的環境保護問題時說:“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兩山”理論體現了生態系統論。生態是生物與環境構成的有機系統,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一定時期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人類只有與資源和環境相協調,和睦相處,才能生存和發展。如同古人所云:“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2013年11月,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時,深刻揭示了這種“天人合一”的生態關係,他說:“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由此使我們認識到,山、水、林、田、湖作爲生態要素,與人存在極爲密切的共生關係,共同組成了一個有機、有序的“生命共同體”,其中任何一個生態要素受到破壞,人類都難以生存和發展。

“兩山”理論體現了敬畏自然論。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常懷敬畏之心。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在另一次重要會議上,他進一步指出:“如果破壞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壞了水,山就變成了禿山,水就變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變成了沒有養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溝壑縱橫”。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生態環境與生產力之間的關係,是對生產力理論的重大發展,飽含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和發展理念。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片面強調人對自然的主體作用,什麼“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什麼“戰天鬥地”,什麼毀田造房、毀林造廠、填海造地等,須知對每一次這樣的陶醉,最後大自然都報復了我們。其實,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生存須臾離不開自然環境。保護好自然,就是保護好人類自身。

“兩山”理論體現了民生福祉論和綜合治理論。習近平多次強調,“環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作爲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 因爲“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關係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係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爲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增進民生福祉和環境綜合治理出發,制定出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組合拳”,包括修訂實施史上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制定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從各個方面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把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制度化、系統化、常態化的軌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