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案職場勵志

職場勵志故事:溝通也需要管理

本文已影響 1.13W人 

    星期一上班,剛打開電腦,便收到客戶經理張小姐發來的E-mail。張小姐堪稱公司最猛的客戶經理,她辦起事來雷厲風行,手裏的大客戶衆多,因而深受老闆的重視,她的郵件一般人可不敢耽誤,連忙細看。

職場勵志故事:溝通也需要管理

    各位:    和老總電話溝通了一下,我拿出了一個初步框架,今天下午會和我部門的小娜、小紅完成此方案的修改,形成總體方案及服務體系、關鍵環節的主綱。明天一早開會討論具體細節。研討會的主題及主要內容、調研的主要問題需要你們編輯部幫下忙。    客戶那邊焦急萬分地來電話催了,答應明天提交給客戶方案。辛苦各位抽出時間給予協助。謝謝!    果然,人家是先“和老總溝通了一下”,然後纔給大家發指令的,老闆的重視程度已經“溢於言表”。在信尾,人家又給大家提了個醒——“客戶那邊焦急萬分地來電話催了”,誰都知道在當今市場經濟下“客戶”的分量。好嘛!在“老闆”和“客戶”雙重壓力下,誰敢不大力配合呢?就看這封E-mail的一頭一尾,你已經不得不佩服張小姐的溝通能力了。    於是,我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連忙回信表態,作爲編輯部主管的我,將堅決支持客戶部的工作,並在回覆這封信的同時,也“抄送”給了老總。老總前不久還在全公司的大會上大談“跨界合作”的必要性,這樣的職場表態也是必要的,因爲我知道,組織中的人們不可能不進行溝通,即使沉默也傳達了組織的態度。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不像我回信這樣順利。當我放下手頭的稿件,開始認真研究這封郵件的內容以及需要我配合完成的工作時,我卻感到非常的茫然,因爲我對她“和老總溝通了一下”的內容以及客戶那邊的具體需求根本不清楚。    依照部門專業分工,“設計研討會的主題及主要內容、調研”等工作的確應該由編輯部完成,張小姐要求編輯部人員配合也無可厚非,可問題的關鍵是在領導意圖以及客戶需求都不明確的情況下,這樣的溝通幾乎是無效的。因爲,溝通不是單向的,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而互動的影響則取決於系統的策略、戰略以及整體。只在郵件裏知道隻言片語的我,是無法做出讓客戶滿意的內容策劃的。更何況是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裏。    於是,我放棄了郵件的溝通方式,主動去找張小姐瞭解客戶的情況,同時也想聽聽老闆對這個案子有什麼預期。    “你沒看我的郵件嗎?我又發給了一個初步方案!”張小姐放下電話,有些不耐煩地看着我:“你先看看方案吧,有什麼問題再來問我!客戶要的時間很緊,我們沒有時間討論來討論去的。”    她的話使我沒有辦法再交流下去,因爲我的確還沒有看到她發來的方案,而且,組織的效率的確十分重要。但我知道,這是典型的“防禦性溝通”,而防禦性溝通是與個體進行封閉式的'交流,防禦性溝通對個體是一種威脅,從而會降低組織的效率。果然,看到了她發來的方案,還是一個“框架”,許多內涵我依然不能領會。由此看來,溝通是指組織中被理解的信息而非發出的信息。而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卻常常忽略這一點。    人們在這個時候都會面臨着三種選擇:一是向對方表明,這樣的活兒我做不了,另請高明,這樣的做法既得罪同事也得罪領導;二是霸王硬上弓,愣做交差,這樣做當然可以順利交差,可這種活兒的質量可想而知;三是靜下心來,和相關人士做“鼓勵性溝通”,也就是與個體進行開放式的交流,這樣做往往會促進組織和個體的發展。    其實,在實踐中,我們採取什麼樣的選擇,不僅僅是體現着個人的修養與溝通的能力,同時也考驗着組織中的溝通氛圍,因爲,組織中的溝通氛圍[無論是介於個體之間或個體與組織(即管理者)之間]將會促成鼓勵性溝通或防禦性溝通。    於是,我誠心誠意地把這個難題反映給了我的領導,也想聽聽作爲管理者的態度。誰都清楚,管理者對組織內溝通氛圍有着重要的影響。    在認真聽完我的煩惱之後,領導沒有多說什麼,而是把我、張小姐以及該方案所涉及的相關人員都找來,馬上召集了一個會,一面請張小姐詳細介紹客戶的需求和她的方案框架,一面不斷地提醒大家這個客戶在組織方面出現的變化。邊說邊拿着筆在一本書上划着什麼。會開了半個多小時,又討論了一些時間,但在此之後大家的工作效率都高了起來。    我想,通過了解溝通過程和溝通氛圍,管理者不僅可以促進有效溝通,而且還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可見,有效的溝通管理非常有必要。更多的職場勵志推薦:成功請你不要只做他人的特使追求人格價值的奮發向上精神你常爲自己留條後路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