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歷史典故

民國公子張伯駒:才高情妙,捨命收藏,千金散盡捐國家

本文已影響 2.13W人 

民國公子張伯駒:才高情妙,捨命收藏,千金散盡捐國家

張伯駒的一生:才高情妙,捨命收藏,千金散盡捐國家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肆意汪洋,淡然如水,隨性如風。

他才高情妙,卻傾心青樓女子,年輕時富貴無雙,一擲千金,後散盡家財,收藏古書字畫,全部捐獻給國家,晚年卻過的卻悽風苦雨,落魄不堪,一無糧票,二無戶口,老死在一間破舊老屋中,他便是被稱爲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

身處亂世,國內許多的皇家珍藏文物流落民間,張伯駒深知這樣的稀世珍品,一旦流落海外,便再也沒有回國的可能,於是左右奔波,購置收藏,甚至不惜,變賣產業,只爲這些老祖宗留下的瑰寶,能留在我們這塊土地。

他爲文物不至於流落海外,捨命收藏,千金散去,舉債累累,初心不忘,他在自己的書中說道,“予所收藏,不必終予身,爲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續”,他是這樣說的,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被稱爲”天下第一帖“的《平復帖》,杜牧的《張好好詩》、范仲淹的《道服贊》以及黃庭堅《草書》,李白《上陽臺貼》,每一件都是無價之寶,他捐獻給故宮的精品,單是《叢碧書畫錄》上有記載的多大22件,經其手收藏的達到118件。

他本出生在官宦之家,伯父是河南督軍張鎮芳,富甲一方,爲了收藏,他億萬家資散盡,還賣掉在北京買下的李蓮英私宅,更有甚者,當時就算是被綁匪綁架,他也不允許妻子賣掉自己收藏字畫,籌集贖金。

對於這些收藏,張伯駒看的比自己的命還重要,他經常對家人說,中國流出去的東西已經太多了,剩下的這些文物,我們要想辦法留下來,抗日戰爭期間,他就將國寶《平復帖》縫入隨身衣物,才成功的躲過日軍的搜查。

當年《遊春圖》面世,張伯駒寫信給當時的故宮館長,極力勸說這樣的國寶,應該由故宮出面收藏,但因爲當時國民黨在戰爭中自顧不暇,無力顧及文物,最後張伯駒只好賣掉一處房產,以200兩黃金的價格代爲收藏。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張伯駒收藏從來不是爲了個人喜好,而是爲了民族文化傳承!

晚年有人曾提議張老爲自己的收藏建一座博物館,他回答“我的東西都在故宮裏,不用操心了”。只一句話就令在場的所有人肅然起敬。他這樣評價自己:

予生逢離亂,恨少讀書,三十以後嗜書成癖,見名跡鉅製雖節用舉債,猶事收蓄人或有諷笑焉,不悔。

然而這樣一個不爲名利只爲傳承的癡傻公子,晚景過的卻異常淒涼!

張伯駒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京劇造詣亦是不俗,在傳統文化的弘揚上自然不遺餘力,他認爲唱戲也是文化,是寶物,應該被保護,因爲這句話,後來他被劃爲右派分子。戲劇界、國畫界聯合,連續兩天舉行了張伯駒批判會。

最具戲劇性的是,批鬥距離他獻寶剛剛過去一年,後來因爲他身份(他的父親是袁世凱的表兄弟,地方軍閥),又被打成“現行反革命”,被隔離審查。雖然好友陳毅多方維護,還是被下放到農場改造。

到了農村,因爲他當時已經70歲高齡,無發從事體力勞動,又白白的佔用口糧,被農場拒收,只好再次回到北京當起了黑戶,沒有糧票,沒有戶口,也沒有錢,依靠朋友救濟度日。

誰也想不到曾經花40000塊大洋買畫眼都不眨一下的公子哥,最後居然落魄的如此地步,蝸居在後海的一處老宅中度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