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名人故事

扎克伯格:從“校園CEO”到“最年輕富翁”

本文已影響 2.9W人 

扎克伯格:從“校園CEO”到“最年輕富翁”
  
  “臉譜”(Facebook)申請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作爲硅谷領軍者,Facebook在投資人眼中的火爆程度,讓人不禁想起五年前的谷歌(Google),其上市必將成爲近十年來美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Facebook的上市讓其創始人扎克伯格再次成爲焦點。他一頭棕色捲髮、藍色眼睛、總以運動裝扮示人,他被朋友描述爲“機器人”,他自嘲說不管是在公衆前還是與朋友一起“都是一樣奇怪的人”。這位年僅27歲的哈佛輟學生如何在短短八年間創造了Facebook神話?這家八歲的傳奇公司未來之路如何走?
  
  硅谷規模最大IPO
  
  2012年2月2日,Facebook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IPO申請,公司估值介於750億至1000億美元,首次公開發行規模預計爲50億美元。儘管Facebook的融資額比此前市場分析人士的預期少了一半,但這並不阻礙其成爲迄今美國互聯網企業最大規模的上市交易之一。
  
  Facebook在招股書中披露,其2011年營收爲37.1億美元。2011年Facebook收入規模爲37億美元,運營利潤爲17.5億美元,淨利潤10億美元。
  
  根據招股書,這位27歲的創始人擁有5.338億股Facebook股票,持股比例爲28.4%。按照1000億美元的估值計算,他的財富達到284億美元,在《福布斯》雜誌,可排名第九。超越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後二者的谷歌股票價值均爲150億美元。
  
  根據雅虎公司的估計,到2015年Facebook在美國的註冊用戶會達到5250萬,有60%的學生和年輕人都會使用該網站,遠遠高於2005年的8%及去年的18%。雅虎預計,到2015年,Facebook營收有望達18.6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廣告,網站的廣告收入可能會達到10億美元之巨。
  
  上市只爲兌現“承諾”?
  
  MarketWatch專欄作家辛奈爾(JohnShinal)近日撰文指出,Facebook已從私募投資者那裏得到了23億美元,現在以及未來相當時間之內根本不需要更多的錢。那麼這家不差錢的公司爲什麼要申請IPO?
  
  扎克伯格曾表示,若上市都是爲了讓風險投資者和員工得到回饋。他在致新股東的公開信中也再次提到,上市是“向員工和投資者兌現承諾”。
  
  隨着Facebook的成功IPO,該公司將誕生一千多名百萬富翁。據悉,在2009年時,Facebook曾授予工程師15年期期權,可以6美元價格購買6。5萬股公司股票,2010年Facebook實施拆股計劃後,這批工程師的期權規模達到了32。5萬股,持股價值都將超過百萬美元。有業內人士推測,保守估計將會有超過1000人獲益。
  
  《福布斯》估計,Facebook股價將輕鬆突破100美元,其中員工將通過行使期權買入1.38億股Facebook股票,均價僅爲0.83美元。138億美元均攤至3100名員工身上,平均每人獲益超過400萬美元。
  
  位於加州帕洛阿爾託的風投公司AccelPartners的老闆也將因持股獲得巨大收益,這家公司2005年向Facebook投資1270萬美元,當時Facebook估值約爲1億美元。目前Accel Partners是Facebook最大的外部投資者,擁有約10%的股份。儘管Accel曾賣掉了在Face-book的一小部分持股,但根據估算,剔除股權稀釋和其他因素考慮之後,該公司的持股價值最高仍然可達90億美元。
  
  Accel也並不是唯一的機構贏家。俄羅斯投資公司DST和PayPal聯合創始人彼得·塞爾也收穫頗豐,他曾是Facebook首位投資人,出資50萬美元。此外,Greylock Partners、Meritech CapitalPartners和Elevation Partners也是Facebook投資者,都持有不同大小的股權。
  
  華人首富李嘉誠也將在FacebookIPO中進賬。資料顯示,李曾於2007年至2008年約以1。2億美元買入Facebook公司約0.8%的股份。有觀點稱,以750億至1000億美元市值推算,Facebook上市後李嘉誠股權賬面值會暴升近7倍,達62億港元。
  
  對於Facebook尋求上市的原因,也有人道出其他原因。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鬆在其新浪微博中分析稱,美國現行證券法規要求,任何美國公司只要資產大於1億美元、且股東人數超過500人,就需要向SEC披露相關信息,近年來科技型公司通常都會向公司員工派發股份或者認股權,很容易在沒有上市之前就已經達到設定的股東人數,Facebook預期最遲今年4月就會達到。
  
  互聯網承載夢想
  
  2010年,電影《社交網絡》令他少年得志的事蹟風靡全球。影片根據本·麥茲裏奇(BenMezrich)的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Facebook的創立,一個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改編,講述了Facebook的創建人馬克·扎克伯格的發家史。
  
  扎克伯格的經歷與比爾蓋茨的確有幾分相似,也因此被稱爲“蓋茨第二”,然而對於這個綽號,扎克伯格似乎並不喜歡。他曾說過,“對於前輩比爾·蓋茨,我個人相當尊敬,他也是IT業界的成功典範。如果外界非要給我加上‘蓋茨第二’的帽子,這是你們的一廂情願。我爲什麼要成爲比爾·蓋茨呢?微軟靠的是Windows和Office發家,承載我夢想的是互聯網。”
  
  扎克伯格在上市“公開信”中這樣說道,Facebook的創建目的並非成爲一家公司,是爲了踐行一種社會使命,讓世界更加開放,聯繫更加緊密。在這一點上,他顯然是成功的。
  
  2010年,美國《時代》週刊評選年僅26歲的馬克·扎克伯格爲該雜誌2010年年度人物,並稱之所以作此決定,是因爲“他完成了一項此前人類從未嘗試過的任務:將全球5億多人口聯繫在一起,並建立起社交關係”。《時代》週刊認爲,如果將Facebook聯繫起來的5億人聚集在一起,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和印度,相當於世界第三大國。
  
  Facebook的招股書中表示,“根據行業數據,全球目前有超過20億網民,我們的目標是將這些人全部聯繫起來。”
  
  少年成名
  
  扎克伯格1984年5月14日出生在紐約州一個猶太人家庭,父親是牙醫,母親是心理醫生。10歲的時候他得到了第一臺電腦,從此將大把的時間都花在了上面。11歲時,父母專門爲他請了軟件開發的家教,每週上課一次,家教稱他爲“神童”。之後不久,扎克伯格開始在家附近的大學旁聽計算機研究生課程。據他的父親回憶,第一次送他去上課時,教授指着小扎克伯格說“你不能帶着他來上課”,父親則說他就是學生。
  
  扎克伯格天生有種創造簡單易用軟件的能力。12歲時,他爲父親的診所編制了名爲“Zuck Net”的軟件,讓診所和家之間實現了在線即時通信。一年之後,風靡全美的美國在線(AOL)問世,其原理和思路與Zuck Net大同小異。
  
  高中時代,他與朋友一起編寫了能記錄聽衆收聽習慣的音樂播放軟件Synapse,AOL和微軟表示希望購買這個軟件並高薪僱傭扎克伯格,但是扎克伯格都拒絕了,並於2002年秋進入哈佛大學學習計算機和心理學。
  
  哈佛宿舍裏的“突發奇想”
  
  在哈佛時代,扎克伯格創業項目的最初設計,是想幫助哈佛在校學生根據別人的選課來確定自己的課程表。只要用戶在網頁上點擊一門課程,就能發現誰在報名選學這門課;點擊一個註冊的學生姓名,就能看到他選擇了哪些課程。
  
  不過,扎克伯格和他的朋友們很快發現,這個系統的使用者並不是都乖乖地用它來選課,反而是更希望通過這個選課系統知道鄰桌的美女同學這學期都選了哪些課,然後自己再選擇相同的課,以便有機會與美女搭訕。但這反而激發了扎克伯格的靈感:既然大家如此熱衷於交友,爲何不建立一個網站,讓大家認識周圍的同學?
  
  在與同校高年級學生共同開發了“哈佛連線”(Harvard Connections)之後,扎克伯格轉而開發自己的網站,於是最初的Facebook問世了。
  
  意想不到的是,網站剛一開通就大爲轟動,幾周之內,哈佛一半以上的大學部學生都註冊會員,主動提供他們其個人資料,如姓名、住址、興趣愛好和照片等。學生們利用這個免費平臺掌握朋友的最新動態、和朋友聊天、搜尋新朋友。
  
  2004年1月,扎克伯格在網上向域名公司支付了35美元,註冊了名爲The facebook.com網站一年的域名使用權。
  
  到2004年2月底,整個哈佛3/4的在校生都在Facebook註冊了賬戶。隨後,註冊擴展至所有的常春藤名校,並很快擴展到美國主要的大學校園,包括加拿大在內的整個北美地區的年輕人都對這個網站饒有興趣,如今,在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大學校園同樣風靡。
  
  和當今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許多讓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一樣,如微軟的創造者蓋茨和蘋果的創造者喬布斯,扎克伯格也最終成了一名“大學輟學者”。
  
  隨着越來越多的學校被邀請加入,網站需要大量時間和人力維護,扎克伯格因此離開了哈佛,成爲全職創業者,最終,從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戶輸入有效電子郵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齡,都可以註冊。Facebook成爲了全球範圍內的社會化網絡,其影響力也隨之被推向最大化。
  
  其功能也日益豐富,從留言板、狀態、活動到小組、市場等發佈平臺再到各類應用程序,涉足移動服務終端,還一度力推團購。2010年7月22日,Facebook宣佈註冊用戶數超過5億,成爲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
  
  “隱私”質疑陰影隨行
  
  隨着Facebook迅猛發展,問題接踵而至,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有關用戶隱私引發的爭議。
  
  對於許多人而言,Facebook的隱私設置晦澀難懂、總在變化,並且正以越來越多的方式曝光人們越來越多的信息,這也引起了衆多用戶的不滿。
  
  2009年2月,Facebook宣佈,不再允許用戶隨時刪除已上傳的內容,並在用戶終止賬戶後,Facebook還有權獲得該賬戶信息。這在全美及世界範圍內引起用戶抗議,Facebook最終不得不放棄這兩項條款。2010年5月,Facebook出現安全漏洞,用戶私人聊天信息大規模泄露,更引發人們對互聯網隱私保護的擔憂。
  
  扎克伯格承認,Facebook最大的問題是在不斷引入新功能、完善隱私保護的同時,卻沒有使這兩者更易操作。
  
  媒體曾曝光了Facebook成名伊始扎克伯格的幾段聊天記錄,後由他本人證實:“如果你需要哈佛任何人的資料,儘管問我,我有4000多個郵件、圖片、地址。”“都是人們提交到網站上來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們就是‘相信我’。一羣白癡。”
  
  2010年接受《紐約客》採訪時,扎克伯格說自己“極度後悔”上述言論:“如果你要建立一個有影響力的線上服務,並且希望人們都信賴它,你就必須變得成熟。我覺得我已經長大了,並且得到了許多教訓。”
  
  雖然如此,如何保護用戶隱私至今依然是Facebook引人質疑的焦點質疑。Market Watch專欄作家辛奈爾在Facebook申請IPO後撰文指出,目前,對於Facebook而言,最現實的和最嚴峻的挑戰並非是來自中國或俄羅斯的遙遠的競爭對手,也不是來自谷歌的新社交網站。掌握着足以讓Facebook高速列車出軌的力量的,恰恰是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和公司的管理團隊本身,如果他們繼續在隱私問題上引發用戶的不快、導致他們逃離,或是他們未能履行自己對廣告客戶許下的諾言。
  
  年輕的困擾
  
  由獵頭公司Korn/Ferry International爲《華爾街日報》進行的研究顯示,一旦Facebook成功IPO,扎克伯格將成爲“財富1000”企業中最年輕的CEO。
  
  一旦FacebookIPO,股東關注的焦點將是扎克伯格是否成熟。
  
  通常情況下,年輕掌門的優勢被認爲是有創造性、瞭解最新技術,但在決策的縝密和應對困難局面的經驗方面有所欠缺。管理專家維維克?瓦德華(Vivek Wadhwa)最近在一篇論文中說,硅谷青睞年輕人有助於解釋最近風險投資行業回報不佳的問題。他在對逾500家年銷售額超過100萬美元、員工超過5人的科技和工程公司進行研究出得出了這一結論。
  
  瓦德華表示,成功企業創始人的平均年齡是39歲,創始人年齡在50歲以上的企業數量是創始人年齡在25歲以下的企業的兩倍。他的結論是,與許多人的想象不同的是,經驗比年輕更重要,“年齡提供了明顯的優勢”。
  
  與扎克伯格工作關係密切的Facebook主管詹姆士·佈雷耶(JamesW.Breyer)表示,年齡不重要,“重要的是技術、熱情、強烈的好奇心、超高的智商”。
  
  在Facebook的早期階段,扎克伯格的年輕更有吸引力。用戶對Facebook2006年推出的News Feed功能時,扎克伯格在公司官方博客中的反應被認爲是高傲的。扎克伯格之後汲取了這一教訓,向用戶道歉,並保證將尊重用戶的隱私。扎克伯格的成長還體現在着裝上。去年4月份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Facebook公司總部時,他換上相對正式的布魯克斯跑鞋,穿着外套,並打上領帶。早期,他還請別人將自己介紹給包括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和微軟前CEO比爾·蓋茨在內的前輩,諮詢有關管理企業的問題。
  
  去年10月份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從過去8年管理Facebook中獲得的最重要的經驗是如何管理團隊和激勵員工,“我們已經解決哪類員工能完成哪類工作的問題,我們的員工從50人增長到100人時,我在這些方面沒有任何經驗。”
  
  風險依然不少
  
  據路透社報道,其法律數據機構Westlaw的數據顯示,2011年,Facebook共接到22宗專利侵權訴訟,這一數值比2010年翻了一番。據稱,2010年前,社交遊戲開發商Zynga、團購網站Groupon以及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沒有遭遇一起訴訟,但去年,這三家公司上市後,法律訴訟猛增。Facebook所面臨的專利案件,可能比其他公司都要多。
  
  絕大對數針對互聯網公司的專利訴訟並不是其業務競爭對手發起,而是擁有專利組合的“掠食者”提起,試圖以此從中賺取授權費用。這種法律威脅,常常迫使公司爲使用專利技術而支付授權費用。
  
  美國聖克拉拉大學法學院教授科林·齊恩表示,隨着這些公司進行IPO,意味着將接受華爾街高規格的審查,這使得專利“掠食者”認爲它們會更容易同這些公司達成協議,巧取豪奪。
  
  美國投資銀行和知識產權專家羅恩·勞瑞表示:“在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申請文件後,專利訴訟成爲其最脆弱的方面。你只知道,當你遞交S-1文件後,法院傳票將會滾滾而至。”
  
  Facebook的上市將是近十年美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式事件,但反觀美國在線和谷歌的發展軌跡和境遇,如何保持創業精神、堅持創新是臉譜未來能否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
  
  一些業內分析人士也指出,廣告收入是臉譜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本月早些時候的一份市場報告顯示,臉譜的廣告量雖然在平穩增長,但用戶對廣告的點擊率等指數仍較低。此外,臉譜目前有12%的收入來自Zynga公司的社交遊戲,這種依賴性及Zynga要逐漸擺脫臉譜的可能性都讓投資人擔心。
  
  市場分析人士喬舒亞·布朗在其博客中認爲,與微軟、蘋果和谷歌等公司不同的是,臉譜可能是第一家在上市之前就已經到達發展巔峯的高技術巨頭。隨着人們對社交遊戲等的厭倦,隨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使用臉譜,上市可能對這家剛滿八歲的公司是個詛咒。
  
  社交網站開心網CEO程炳皓表示,雖然從營收規模上看,Facebook與谷歌379億美元的體量比並不具備太大優勢,但其建立的社交網絡的商業價值和增長潛力卻得到了廣泛認可:基於用戶關係、分享機制的社交網絡,無論是在挖掘個人行爲數據,還是延伸商務交易、在線應用上,還有太多有所作爲的空間。

扎克伯格:從“校園CEO”到“最年輕富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