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案職場勵志

你到底爲什麼工作?

本文已影響 7.8K人 

你到底爲什麼工作?爲了自己?爲了家人?爲了夢想?爲了金錢?一起看看職場牛人怎麼說。

你到底爲什麼工作?

一、普通青年的職業迷茫

剛畢業的時候,關於自己的職業發展,很迷茫。我也像很多人一樣,做大五、九型人格等等各種職業性格量表。測來測去還是解決不了心頭的疑惑。一般的測評結論裏面都會有一批“適宜從事”的職業。那麼多“適合從事的職業”,我究竟哪個最適合呢?難道真的有人會對一個事情感興趣一輩子嗎?我一輩子幹一件事情,也太無聊了吧......

有一次在網絡上找到一個職業諮詢機構,當面聊了很久,依舊沒有結論。那位諮詢師自己30歲都沒有換過工作,說出來的東西毫無說服力和指導性,憑什麼我要信他的呢?總之關於“工作、職業”的解決方案,就是遍尋不得,沒有人能給我答案。我總覺得沒有安全感,那麼怎麼辦呢?既然別人給不了答案,那我就自己找吧。我想:如果有些錯誤不可避免,那麼我希望這些錯誤能在年輕的時候犯。

我本科專業是“造飛機的”(不是打哈!),說出來大家可能會覺得好笑!哈哈~工作四年半時間,我掄過大錘、畫過汽車圖紙、賣過挖掘機、給教授做過科研助理、跟大小老闆談過各種商業項目;工作的第二個年頭走過了中國中西部一多半城市近百個區縣的城區。有段時間,我一個月連軸轉,晚上火車、白天見客戶,工作的同時順帶旅遊了大半個中國;見過無數陌生人,隨時在不同的地方扯淡、交朋友。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我想不明白這句話到底對在哪裏,實在想不通,但是覺得應該是有道理的。於是我就這麼做了,里程有幾萬公里已經數不清楚,見過多少人也數不清楚。有些東西一旦做到了,纔會真正理解。我在這裏寫一些關鍵點出來,對你有一定用處,但是肯定不如自己親身體會那麼深刻,而且這些體會不僅有看的到的價值,還會成爲以後思考、行動的源源不斷的素材。多看書,多走走,沒壞處。

講講我爲期一年的“銷售生涯”中的一點體驗,之前一份工作是在學校裏的科研助理,還不算真正面對社會。銷售可以說是我真正走出社會,由於比較單純(傻),四處被騙,也賺不到錢,切糕事件我被人宰了好幾十,錢包被偷,被路邊行乞的人持續、高額欺騙……相當長的時間裏,我被沮喪、失望、對社會的懷疑、絕望籠罩着。

記得有一次,我在陝西漢中的一個地方拜訪客戶,炎炎夏日,自己一個人拎着小皮包在批發市場裏挨家挨戶拜訪,多數商家都是愛答不理或者理節性的客套。但是有一位大姐特別真誠熱心,又是聊天又是上茶,在那種疲憊、失望的狀態下碰到這樣一位大姐,真的是要感動到哭了。

還有一次在一個十分偏遠的郊區,我錯過了回市區的末班車,四野空曠無人,我心想這下慘了,橫屍野地的節奏啊(那是還沒有打車軟件)。可是就在我飛一般的速度追過幾十米卻追不到,焦急難當的時候,一位陌生的大姐騎着電動自行車攔住我,載着我飛奔一路追上了那趟末班車,直接當場把車攔下,我才得以回到住處。

這只是兩個小故事。故事裏的大姐我都忘記了他們長什麼樣子,但是她們卻悄然對我產生了長久的影響。我突然發現,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的。從那天起,我就樹立了一個特別的人生觀念——“每天,只要有一件值得開心的事,那麼這天就是美好的一天。”現在無論遇到任何事情,只要想到這些小事情,小句子,總能給自己無窮力量。

總之,經過一些嘗試(而不是體驗生活),經歷了一些挫折和收穫。我的職業理念和方向也漸漸確定下來。雖然我的工作經歷只有四年多一點,但是感覺自己的時間密度其實是比較大的。

我不希望大家把這篇內容當作勵志題材來看。因爲事實上很多人都在經歷很多的苦和難,這實在沒什麼好說的;另外,想活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己,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很多人恐怕不這麼認爲)。我把經過自己實踐過的,對我有價值的經驗和體會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我認爲在有足夠參考資料的情況下,有些錯誤是沒有必要犯的。如果能夠對各位略有幫助,我將備感榮幸。

二、換個角度看待“工作、職業”的方法論。

傳統的職業規劃,往往針對人格特質、智力、知識結構等對一個人進行評價。可是,各個時代的職業顯然事具有很大的變化的,如果單單從這個角度去看問題,可能不太容易看得清楚、全面、深刻。我們把職業放到市場、公司、國家經濟的背景中去觀察它,可能會有更加清晰、明確、有實踐意義的定位和觀察視角。

我們不妨把自己當成一隻股票,把自己的個人價值當成股票的基本面,把公司、行業當成股票的“技術面”,或者趨勢......

這種類比不一定完全匹配,但是其中相似的部分和邏輯有助於我們簡化問題。畢竟“收益”是職業的一個最關鍵的指標,這點和股票市場的核心邏輯是相同的。我們從這個相對更容易量化,簡化了的角度重新看這個問題,可以看出有這樣幾個事實:

1、行業是有波動性、不確定性的,根據時代發展經濟週期變動;(圖中的曲線)

2、所有的職業都依託於某一個行業,服務於企業的產、銷、管理、服務......

3、有一些職業是可以在不同行業裏通用的,比如hr,行政,市場營銷,這些職位的容錯性很高;

4、有一些職業是高門檻,剛性需求的,比如醫生,屬於“硬通貨”,但是流動性不好;

5、工資收入會在“個人價值”(基本面)周邊的某個區間上下波動,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和相對穩定性;

6、轉換行業、專業是有風險的,那意味着之前工作的一部分投入會變成無法收益的沉沒成本。就像股市裏的“手續費”、“印花稅”;

7、在錯誤的行業、專業裏呆着也是需要機會成本的。

8、除專業能力之外的綜合能力是隨職業經驗增加而穩步增加的。(圖中的藍色原點代表個人和他的綜合能力,隨時間推移,不斷變大)

9、在某個新的職業(專業)裏,技能、知識水平的上升是符合學習能力增長曲線的。

有一些朋友,毫無方向的跳槽,到哪都做同樣的事情,收入基本上也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掙扎,始終難以突破。就像一些投機的股民在股市裏頻繁買賣、換手,每次都想着低買高賣,卻從來都沒有成功過。股價雖然有投機性,但是畢竟終究還是要基於合理的“價值區間”。沒有基於價值的垃圾股是很難賣出高價的,波動性是有一個區間的。這些朋友其實更加需要的是把自己的尊重職業積累曲線的規律,把自己先提升到一定的專業水準,再去考慮通過“換手”得到更好的價值回報。

更多的朋友,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敢嘗試去找這個答案,混的好一點的靠別人的羨慕自我安慰,混的差一點的,就那麼得過且過。一方面羨慕別人主動選擇帶來的成長,另一方面又嘲笑別人不安分導致的“惡果”,最終還是呆在原來的圈子裏自得其樂,呆在舒適圈裏盲目的向前走。他們安分守己,他們的職業生涯基本上像是“銀行存款”,會有一定的收益,也會有一點點波動,沒有特別巨大的收益,但是運氣不太背的話,多數還是會有比較好的結果。

在股票市場裏,你很難說服一個新入股市的人不換手。除了那些天賦異稟的人(其實也不過是有好的“理財知識和理財習慣”),很少有人可以做到長期持有某一個標的,忍耐和堅持是需要信心支撐的,而這信心來自於知識和經驗。

對於多數平常人來說,在適當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通過換手(跳槽),來學到一些經驗和教訓,找到自己最好的價值模式,其實是最佳的方案。

過程中有幾個觀念,對我的決策影響頗大:有位新東方的老師,爲了體驗生活“找自己”,一個月換了十幾份工作;看到一篇關於人生的“終極追求”的文章,我發現很多人其實是沒有想明白的,更多人其實甚至根本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那麼就選擇那個你沒有嘗試過的。”

三、如何比較靠譜的跳槽-追隨專業不如追隨價值

很多人受困於專業,一方面有各種各樣的自我設限,比如我沒辦法搞編程,沒辦法懂文學……另一方面有各種各樣愚蠢的自我優越感,比如,我是人力資源專業的我就更懂管理!我是軟件工程的,我就是、也應該是最懂編程的……這些自我優越感有時還好,有時反而成了負擔。

我本人工作近4年半,工作換了5份。我的專業做飛行器製造工程,現在的職業是品牌策劃。——雖然一度迷茫,但幸運的是,我遵循了一條很樸素很傻的準則——“追隨價值”。每次換工作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基於這個原則的基礎上決策的。以下是隨着我工作變動,大致的技能表變化(別人的行業和經歷我也不懂,那不真實,所以只能丟自己的了,這裏的各種技能未必足夠準確、完善,我自己也不見得高,僅供示例,請悉知。)

“這個小原則”看起來很小,但其實很關鍵——你是更追求價值?或是更追求收益?就像上面的“職業股票圖”,收入等附加值總是在價值的周邊波動的。

中間的每次調整,前後的工作之間都在某一個方面可以有效積累,只要你在做有價值的事情,你便會在下一份工作中努力把這種價值延續下去,最終其實並不是我們選擇了某份工作或職業,而是這份工作選擇了我們——在這裏我能實現更大的價值。有時候,一些知識或技能看起來可能對下一份工作沒什麼用處,可是幾個技能組合在一起的時候,還是顯示出了它們的價值。

許多人擔心,不是科班出身,起點低,學不會咋辦。這個各種版本的解釋都有,我只能說,只要不是智力障礙,你就去幹就是了(可參閱《成功,動機與目標》)。舉個栗子,我沒有系統讀過市場營銷專業,但在網絡上、書裏不斷的補充知識,結合自己的各種實戰經驗不停摸索完善,到現在還活的好好的。而且自己還在學一些更新的知識。類似的例子太多了,內事不決問知乎吧:-D。

四、通過“換工作”習得決策方法論——問題一維化

其實換工作這件事情,本身是一個做出正確決策的過程。人的一輩子都在選擇、決策,一輩子就是各種選擇的結果。對於工作這件事有些人做了錯誤的決策,對未來造成了不好對影響;也有些人則因爲想不明白而遲遲不做決策,導致現在工作狀態不好,甚至錯失良機。他們常常陷於糾結對境地無法自拔,他們一方面羨慕別人有一場說走就有的旅行,一場霸氣十足的裸辭;另一方面又在心理暗自嘀咕“這貨太2了……”

決策錯誤的人可能承擔巨大的風險,根本沒有決策的人則承擔長期的機會成本。事實上,由於呆在舒適圈常常是更多人易於接受的選擇。而做出風險偏好的選擇,往往不得不進行更深入全面的評價。導致因不做決策的損失常常是多過做了錯誤決策的人。就像有人說的那句話,“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寧可粉身碎骨,也不要留遺憾”——這些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關於工作的選擇、決策其實是一個人的必修課。但由於成本、收益、心理感受、社會關係等因素往往是多維度的,甚至是不確定的,變化的,干擾了一個人的決策過程。通過不斷的思考、閱讀學習,我才漸漸發現迅速決策的本質和方法。——把所有影響決策的因素一維化、數據化。

給影響決策的各個因素賦予權重參數,並進行打分,當所有錯綜複雜的因素都能夠量化的時候,決定就看起來十分簡單了。事實上這種決策的方法,不僅在工作選擇中有效,在任何可能出現猶豫,需要評估的領域都很有實用價值,在這裏我不想展開講。只是推薦一本書《think smart,act smart(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書中提到的幾種決策方法,本質都是將各種因素一唯化。僅以換工作舉一個例子,例子類似於書裏提到的一種方法叫做“卡佛矩陣”。

換新工作 繼續現有工作

薪酬*1(重要性參數) 1 2

工作環境*1 1 2

專業成長*1 2 -1

資源積累*1 0 2

心情舒適度*1 -3~5 -3

履歷質量*1 -3 0

長期規劃匹配度*1 3 5

風險(成本)係數*1 0 -2

總分 1-9 5

其中有範圍變化的,你就要更加深入的去思考它,在兩個選擇之間對比權衡,直到將最後的分數大致相對準確的確定下來(這是個細緻的對比、分析、修正過程)。通過最後的總分來進行決策。

五、關於工作和學習的一些聯繫和方法

經常聽到類似這樣的話,你想學什麼東西就直接去了解它,直接去實踐它,不管你剛開始多菜鳥(弱),只要你去幹,就能慢慢學會它。換句話說,工作、實踐,是非常高效率的學習方法。爲什麼呢?

1)、“工作挑戰倒逼輸入”

工作其實是最強烈的逼迫。你的壓力、工作內容或同事、領導的反饋,都是最快最有效的。職場新人往往成長迅速,而相對的老人往往容易“怠惰”。原因一部分是因爲工作內容過於陳舊、常規,毫無挑戰。適當增加挑戰,有助於我們找到更大的價值感。

2)、“合理的信息密度”

淺層知識多的書籍(工作),易於理解(駕馭),比如“1+1=2”、函數。高級的邏輯和結論更有效用。爲什麼太容易讀懂的書,基礎信息太多,信息密度太低,而這部分是可以非常迅速的自學到的,沒必要讀。缺乏高級信息、結構,難以形成有效的技能技巧。稍微難一點的書,基本信息可以比較輕鬆的習得,構建比較高級的邏輯和框架體系。這樣可以固化一些東西沉澱下來。

3)、“學到不等於得到,越投入越高效率”

“高效學習”=主動學習+反覆實踐內化。很多人都在說自己在學習,可是學習結果差異是特別特別大的。有些人以爲看了一篇公衆號文章,學了一點東西就算學到了。其實那充其量只不過是“學過”。離“學到”還很遠,我們主動挖掘的`越多,纔會收穫效率越高。比如,一篇文章,有一些你看不明白的知識點或者原理,你自己動手去查找、理解、實踐,你投入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做到、用到、實踐到纔是學習的末端環節,看一眼就過的知識對你來說跟聽了個笑話段子沒啥區別。

4)、要麼成爲極客,要麼成爲“白癡”

變化太快的時代,一些新鮮事物在不斷的產生,挑戰舊的理論;一些較新的理論還來不及推廣和應用;一些舊的結論本來就有的問題尚存爭議,卻在社會中廣泛傳播;一些舊的結論還來不及被發現、討論、推翻。很多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我們自己去解決的。統計學、博弈論、心理學等所有領域的新知識我們都可以找到,並且用來指導自己的決策。現在和幾年前的信息豐富程度已經大不相同了,足夠大信息沉澱,讓我們能找到足夠多的資料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同時,有些問題,總是很難解決,或暫時無法解決的,但是我們總不能裹足不前,這時候,我們不妨聽從那些“常識”性的建議,雖然不一定有效,但常識多數是基於統計學的,至少會讓我們少承擔一些風險,以較安全的方法前進。

5)儘早給自己的知識劃定邊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天涯,殆已”。關於信息爆炸的恐懼,在人類歷史上可不是第一次。劃定邊界,並不是說要封閉信息入口,而是要有意識的在特定的領域加強投入。我們現在的擇太多了,但是時間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你還沒有過這種基於“資源有限”層面的有意識的思考,那麼是時候做出選擇,通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在某一個可以形成壁壘、深入研究的領域持續深入。

六、一個溝通技巧-從說話的成本說起

是的,說話,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很高。缺乏會計知識、理財意識的朋友多數體會不到這句話的意思。(文中所有的“說話”,不僅代表口頭說話,還包括文章、簽名、圖片、狀態等……新型語言)尤其是現在的社交網絡時代,你可能因爲一條評論、幾張照片,而被歸類在某個特定的人羣標籤下,而失去某種機會。我的一位朋友曾經因爲天天刷朋友圈而被很多人強行刪除了好友,或屏蔽了朋友圈。

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不妨多問一下自己:“你是誰,你要傳達什麼?你要如何傳達?”

一個普通人的表達需求,無非是想讓大家更好的表達自己,求得理解,或者說服別人。很多相信那句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沉默是金”,卻不理解其中道理。有時候覺得自己說的太多不好,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說得太少不好。總之——關於“如何說話”這件事,始終是在頭疼的狀態。

-行勝於言:用正確的方式讓人理解、聽到你,“用行動,做出來給他們聽!”

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希望僅僅通過“說話”這件事情,來改變或影響別人對你當前的看法。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了別人當下對你的看法,對於陌生人而言,好的說話技巧多少會幫你樹立初步印象,但是,隨着時間推移,人們終究會對你有更深入的瞭解,“真實感受到你”,而那時,你的表現、行動、你的作品,才真正決定別人對你的看法。——你表達的東西最終不會被大家相信,你呈現的東西纔是大家真正“聽”進去,相信的東西。

-沉默是金:基本上我們多說話無外乎在認爲重要的人面前,多多表現自己,在討厭的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力量。

當你說的少的時候,你便很少的對外信息傳達,別人沒有辦法對你作出價值判斷,自然,在初識不久的時候,你不會被那麼輕易的放入某種價值鏈條或標籤化人羣裏,被“錯誤的認識”。

除非特別場合說對話會有巨大收益,其他時間,說話其實並不能帶來什麼收穫;反之,一旦不小心說錯話,則可能立刻得到消極反饋,失去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所以,對於喜歡的人,不要說太多,等待更多的時間,讓別人慢慢了解你。反之,在對待不喜歡的人時,更加不必說太多話。

七、兩個思維技巧

1)直奔主題,抓住本質的第一原理

某一個東西“到底”是一個什麼問題,“到底”,就是本質。比如工作這件事情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工作就是實現自己的價值,是幹活,隨着人類社會發展是變化的。開始的時候是沒有工作這件事情的,至少是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工作,這件事情的。這個概念被提出是隨着分工、各個時代的生產資料分配而被提出和不斷演變的。當今的時代,工作的本質是什麼呢?價值交換。這樣說還是不夠清楚,啥是價值,你的東西有沒有價值?一個一般意義上來說,工作是把自己的一部分能力,實現它的市場價值……如此不斷提問,問到最後,往往會更加接近問題的本質。即使萬一找不到最終的本質,也比一般人有更大的可能洞悉這個問題的全貌。

2)合理運用類比

我是個特別喜歡運用類比思維的人。類比思維,可以迅速的瞭解一件舊的事物,但是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不全面,有錯漏的地方。但是我認爲這個還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要避免這些缺點,用更多的角度和案例去進行類比,可能會比較全面,同時警惕那些類比對象之間的差異和侷限性,並通過其他方法摸清它的本質。

即使那些無法類比的東西也是有價值的,那些差異的地方,相對的差異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一個東西的特點。比如下面“遊戲”和人生的相似性與差異性。

經常聽到有人說,“如何在職場中更好的銷售自己”——其實就是把工作類比成買賣,把從業人員類比成產品。在他們看來,老闆出錢,我們出力,這就是買賣,就是銷售。我這話聽起來不錯,可是仔細琢磨,發現沒啥意義。我來說一下這句話怎麼理解:

1、所有的職業,其實都是在銷售。但是大家看起來都是一天8小時,可是賣的產品卻截然不同。很多人覺得,那些拿着高薪卻不怎麼幹活的人都是臭傻逼,都是“會來事兒的人”。其實每個人雖然看起來沒有什麼差別,實際上賣的東西是非常不同的,有人賣服務、有人賣產品、有人賣解決方案。衡量價值的並不是你有多賣力,而是要看你賣的東西有多大價值,你是否更加不可取代。顯然,賣解決方案的人價值更高。這也解釋了另一個問題:爲啥領導天天啥都不幹,就是動動嘴皮子,卻收入更高呢?通常,領導手裏的資源、腦袋裏是有整套的解決方案的。你想讓自己更加牛逼,不要讓自己成爲最忙的那個人,而要讓自己成爲那個賣解決方案的人。

2、所有的銷售員,都是真正的老闆。所有的員工也都是自己的老闆,只不過不同的職位所拿的利益分成比例不同罷了,投資多的、承擔風險大的獲得更多的分紅(老闆、上司、投資人無疑是承擔最大風險的人),所以“打工”心態其實是特別愚蠢的。以這種心態工作,就會很開心,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個苦逼的打工仔,思維也會更加開闊。也不用再把老闆當成“黃世仁”來看了呀。

3、遊戲如人生,但是遊戲畢竟不是人生,我們不得不認真。

我是個遊戲愛好者,很多時候我都覺得遊戲就像人生,開局、打怪、升級、賺錢、打仗、直至最後的勝利。遊戲中我們常常有輸贏,開始的時候很關注輸贏這件事,後來自己的水平高到一定程度之後,甚至會冒各種風險去真的完全“遊戲”、娛樂化。畢竟遊戲一局完了可以再開一局,可以是生死局,也可以是娛樂局,完全由自己決定。然而——人生就不是這樣了。

我們絕大多數人生來就必須參與競爭,即使某一天物質極大豐富,但總體仍然是資源稀缺的啊,面對社會的各種挑戰、各種重力加速度。所以我們不得不認真,哪怕那些最光鮮亮眼的人,可能娛樂的餘地大一點,但是誰都不具備遊戲人生的資本。如果不認真,人生這個遊戲是要被系統自動扣分的!不認真的久了,被扣的分太多了,就後悔也晚了。

八、偶爾努力就夠了,千萬不要太努力。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既然知道努力就可以進步,爲什麼還是會不努力?”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不好的問題,錯誤的問題。提出正確的問題很重要,發現錯誤的問題的錯誤之處也很有價值。錯誤的問題常常對指導實踐是失效的,而這種失效一旦找到問題所在,會幫助我們找到更佳正確的問題。)

1)啥是“進步”:在未來會對自己有幫助的可積累的事情上,進行有效積累。

2)啥是“努力”:中國漢語詞語,儘量的使出自己的力氣來做事。努力指“用盡力氣”去做事情,現在常用來指一種做事情的積極態度。這種引申的表達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會給人帶來混淆的。“努”力,追求短時間的高爆發、高效率產出。比如舉重,是需要“努”力才能舉起的,百米賽跑是需要“努”把力才能拿到相對更好成績的。而長跑則是需要更有策略的發力,你全程發力恐怕還沒跑到終點就死翹翹了。——有趣的是,人生真的是一場不需要“努力”的長跑啊!

3)所有進步都會有痛苦?“進步”與人的“劣根性”矛盾。

i)答案恐怕是的,至少絕大多數是的。任何一項技藝的真正習得,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間極少數人不會碰到困難,迷惑。想要有所成就常常需要利用理性、勇氣,去對抗人性(動物性或劣根性),人性天生好吃懶做、天生沒耐心、天生恐懼困難與未知......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些人性可以算的上是阻礙人們進步的劣根性。努力=巨大的痛苦;進步=較平緩、回饋積極的痛苦。

ii)前面說到,積累是進步的直接原因,而人的劣根性程度是有差異的,而這根性,是小時候家庭教育和自我成長過程中不斷形成的,長期隱形的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成爲影響時間“積累”的係數,這差異直接放大了未來的成就大小。習慣決定命運這句話,在此看來更有價值。

所以,我們只要按部就班的積累,就好了,偶爾,“努”一把力。天天像打了雞血一樣努力可能會抽筋的,好累的,也會讓我們遠離平和的心態。

九、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的理解。

我覺得這個強,不是二聲(á),而是三聲(ǎ),這句話才能說的通。

君子勉力強行——勉力強行,就是要不斷與自己的各種劣根性持續鬥爭,持續高標準的要求自己,持續按照各種規律、理性決策行事。不被情緒、各種主觀的習慣影響,如此才能生生不息,進步不止。

十、語言的力量——“工作”這件事的形而上

我相信語言是有力量的:

“我們的人生是由種種苦難構成的,我認爲工作是對萬病都奏效的靈丹妙藥,通過工作你可以克服各種困難和考驗,讓自己的人生時來運轉。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值得反覆品味的句子。)

——稻盛和夫《幹法》

“懶惰的原因是,常常不是性格,而是,你沒有規劃和目標。”

“不要成爲那個看起來乾的最多的,而要成爲不可或缺的人。”

“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的樂觀主義來自於我的悲觀主義,而我的悲觀主義來自於我的思考。”

“要麼最艱深,要麼最前沿——成爲不可取代的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