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名人故事

樑思成家庭生活

本文已影響 2.74W人 

樑思成家庭生活

樑思成家庭生活

寄語: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樑思成與林徽因的愛情是美滿的、幸福的、令人羨慕的!他們情投意合、門第般配、氣質相似、學養同步,志趣相投,志同道合一生難得,不羨鴛鴦只羨仙,他們二人在文學、建築等方面的貢獻和成就,是令人羨慕的,他們是夫妻,是搭檔是知己,亦師亦友,琴瑟相和,他們二人的愛情是令人尊敬的!樑思成家庭生活由本站收錄,歡迎閱讀。

與林徽因終成眷屬的是樑思成,梁啓超長子。思成之前樑家先有過一個夭折的男孩,因此平輩或晚輩都稱呼思成二哥或二叔、二舅。

樑思成個子瘦小,卻白淨秀氣,妹妹思莊怎麼看他怎麼瀟灑,叫他“Handsome boy (漂亮小夥子)”。他進入清華學校後便是校園裏異常活躍的少年。喜愛繪畫,任《清華年報》美術編輯;喜愛音樂,當管絃樂隊隊長,吹第一小號;喜愛體育,獲得過校體育運動會跳高冠軍。他的外語也好,翻譯了王爾德作品《摯友》,發表於《晨報副鐫》;還與人合作譯了一本威爾司的《世界史綱》,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出乎意料,這麼活躍的大學生,留給同學們的強烈印象竟是“具有冷靜而敏捷的政治頭腦”。“五四”運動爆發,“他是清華學生中的小領袖之一,是‘愛國十人團’和‘義勇軍’中的中堅分子。”

衆多兄弟姐妹裏,梁啓超最寄望于思成,從學業、婚姻到謀職,無不一一給予入微的關懷、照顧。思成結婚前夕梁啓超致信說,“你們若在教堂行禮,思成便用我的全名,用外國習慣叫做‘思成梁啓超’,表示你以長子資格繼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譽。”(梁啓超:《手跡》)然而,梁啓超還是開明的。具備多方面發展潛能的樑思成,他沒有規定兒子一定走哪條路,只是不希望他再做政治家。最終影響樑思成獻身於建築科學的是林徽因,思成曾對朋友們說過:

當我第一次去拜訪林徽因時,她剛從英國回來,在交談中,她談到以後要學建築。我當時連建築是什麼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包括藝術和工程技術爲一體的一門學科。因爲我喜愛繪畫,所以我也選擇了接着這個專業。

有幾種傳記據此,把林徽因、樑思成相識時間定在林徽因從英國歸來的一九二一年,將樑思成初次拜訪林徽因和他倆的相識時間混爲了一談。應該說,林徽因相識樑思成是在這次拜訪之前,林、樑兩家世交,林徽因出國前便有很多結識樑思成的機會。樑思成女兒樑再冰關於林徽因尚未出國已經與樑思成見過面的記述是可信的:

父親大約十七歲時,有一天,祖父要父親到他的老朋友林長民家裏去見見他的女兒林徽因(當時名林徽音)。父親明白祖父的用意,雖然他還很年青,並不急於談戀愛,但他仍從南長街的樑家來到景山附近的林家。在“林叔”的書房裏,父親暗自猜想,按照當時的時尚,這位林小姐的打扮大概是:綢緞衫褲,梳一條油光光的大辮子。不知怎的,他感到有些不自在。

門開了,年僅十四歲的林徽因走進房來。父親看到的是一個亭亭玉立卻仍帶稚氣的小姑娘,梳兩條小辮,雙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緻有雕琢之美,左頰有笑靨;淺色半袖短衫罩在長僅及膝下的黑色綢裙上;她翩然轉身告辭時,飄逸如一個小仙子,給父親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正如樑再冰說,梁啓超早已有了與林長民家聯姻的想法,林長民也樂意有此通家之好。不過,梁啓超僅僅止於想法,未進而干預子女。他對兒女婚姻的態度相當民主,事後他說:“我對於你們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覺得我的方法好極了,由我留心觀察看定一個人,給你們介紹,最後的決定在你們自己,我想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

樑思成家庭生活

儘管林長民至遲在農曆一九二二年底已提出爲年輕人訂婚,但是梁啓超仍以爲不必,覺得行此大禮可在四五年後。事實上,在此其間樑、林沒有失去再選擇的自由,他倆確又經歷了不短的戀愛過程,這是個不再選擇的選擇過程。中國留學生中不乏愛慕、追求林徽因者,都是門第不凡、本人優秀的俊彥。但她沒有絲毫旁騖之心,仍舊情感獨鍾於樑思成。同在美國留學的顧毓琇說:“思成能贏得她的芳心,連我們這些同學都爲之自豪,要知道她的慕求者之多有如過江之鯽,競爭可謂激烈異常。”

樑、林真正戀愛開始在林徽因回國以後,並且排除了徐志摩的干擾。他們常常選在環境優美的北海公園幽會,那裏座落着新建的鬆坡圖書館,梁啓超正是館長,樑思成近水樓臺。禮拜天圖書館不開,但思成衣袋裏有鑰匙。林徽因又跟隨樑思成去清華學堂,看他參加的音樂演出;和他一起逛太廟,剛進廟門樑思成就失了蹤影,她正詫異,樑思成已爬上大樹喊她名字。那段時光對於林徽因來說是燦爛溫暖的。

沒想到,加速戀愛進程的卻是一場意外的車禍。一九二三年五月七日是國恥日,樑思成騎摩托和弟弟思永上街要參加示威遊行,摩托行到長安街被國務院權貴金永炎的汽車撞倒,思成滿身是血。當天樑家正在幾房輪流爲梁啓超二弟請壽酒,酒席衝散了,赴酒席的林長民全家也跟着捱餓。林徽因着急慌神,遇親人如此災禍她還是頭一次。樑家兩弟兄住院治療,思永傷輕不幾日出院,思成卻大傷了筋骨,落下殘疾,左腿比右腿短了小小一截。林徽因每天往醫院服侍,恰值初夏時節,樑思成汗水淋淋,她顧不得避諱,揩面檫身,無微不至。兩人戀愛以來從未如此頻繁親密地接近,戀情經受驚嚇、焦慮過後愈發顯得甜蜜。

因爲車禍,本來樑思成計劃一九二三年赴美留學的日期只得推遲一年。這一遲,正等到林徽因中學畢業,她也考取了半官費留學。車禍又玉成了一件美事,兩人比翼齊飛,漂洋過海。越洋航船上雙雙敞開胸襟,迎向撲面的勁風,他們憧憬的前程頗似越行愈加遼闊的海面、愈加湛藍的天空。

到了大洋彼岸,身處異國他鄉,雙方家人都在遙隔萬里,一對朝夕相伴的年輕人,彼此日益依戀,感情彌篤。一九二五年林長民身亡,失怙的孤女依賴樑家已成必然。梁啓超隨即致信兒子,囑他轉告林徽因:

我和林叔的關係,他(她)是知道的,林叔的女兒,就是我的女兒,何況更加以你們兩個的關係。我從今以後,把他(她)和和思莊(梁啓超二女兒)一樣的看待他,在無可慰藉之中,我願意他領受我這種十二分的同情,渡過他目前的苦境。他要鼓起勇氣,發揮他的天才,完成他的學問,將來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國藝術界有點貢獻,纔不愧林叔叔的好孩子。

林徽因斷了經濟後援,想不待學成就回國自己謀生,因而梁啓超又說,“徽音留學總要以和你同時歸國爲度。學費不成問題,只算我多一個女兒在外留學便了。”

幾天後梁啓超就着手兌現,致信問樑思成:林徽因留學費用還能支撐多少時間,囑他立刻回告,以便籌款及時寄到。當時,樑家的經濟也很困難,梁啓超準備動用股票利息解難,甚至說了這樣的話:只好對付一天是一天,明年再說明年的話。由此可見,梁啓超早已把林徽因提前納入家庭的一員,對徽因多了一份舔犢之情。在給海外子女的信中他牽掛着孩子們:“思成、徽音性情皆近狷急,我深怕他們受此刺激後,於身體上精神上皆生不良的影響。他們總要努力鎮攝自己,免令老人耽心纔好。”、

樑思成在林徽因心目中終究是位溫和的君子,他對林徽因關愛無比,兩人精神上亦息息相通。有人懷疑問道:“樑(思成)是否真正愛着自己的妻子林徽因呢?”進而臆測:“樑思成與林徽因看起來郎才女貌十分般配,實際上樑與林的婚姻本質上極爲不幸。”

這話有點無事生非,有點似夢鄉囈語,林徽因徒具其“女貌”了。樑思成、林徽因的婚姻與悲劇無緣,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充滿了情趣。有時夫婦倆比記憶,互相考測,哪座雕塑原座何處石窟、哪行詩句出自誰的詩集,那甜美的家庭文化氛圍總會令人產生李清照、趙明誠在世的感受。民國時期文人中流行着一句俏皮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樑思成將其改成“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也在朋友中流傳。誠然,兩人結伴一生難免齟齬,也起過波折,但不論一帆風順還是困頓顛躓,哪怕落在極度艱苦的境地,樑、林夫婦都始終相扶相攜,相濡以沫。林徽因自嘲兩人是一對“難夫難婦”[]。最後,“難夫”把“難婦”送到了她的人生終點,留下了國人稱頌不已的佳話。

1928年3月21日,樑思成與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華樑思成姐夫任總領事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之後按照其父梁啓超的安排,赴歐洲參觀古建築,於8月18日回京。1929年8月,林徽因從東北迴到北平,在協和醫院生下其女兒,取名再冰,意爲紀念已故父親梁啓超“飲冰室”書房雅號。

婚後夫妻二人致力於建築事業,他們在山西對古建築所做的調查和實測工作,不僅對科學研究貢獻巨大,也使山西衆多埋沒在荒野的國寶級的古代建築開始走向世界,爲世人所知。學者金嶽霖,是中國一流的哲學家。金嶽霖191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留學美國、英國,又遊學歐洲諸國。回國後主要執教於清華和北大。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飽受歐風美雨的沐浴,生活相當西化,身高一米八,極富紳士氣度。金嶽霖在晚年回憶說,他還是通過徐志摩認識林徽因的。林徽因一家在北京東城北總布衚衕居住的時候,金嶽霖與林家比鄰。梁氏夫婦的客廳有一扇小門,穿過“老金的小院子”到他的屋子,而他常常穿過這扇門,參加梁氏夫婦的聚會。到星期六下午,老金在家裏和老朋友們聚會的時候,梁氏夫婦就穿過他的小院子來參加老金家的聚會。

據說金嶽霖的生活很講究,他家的廚師做麪包做得好,每天早上就給林徽因家送過去,沒事了就到樑家一起喝茶聊天。這樣交往久了,兩個人就互相有了愛慕之心。大概是1932年夏天,樑思成從河北寶坻考察古建築回來,林徽因告訴他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該怎樣辦纔好。

當晚樑思成想了一夜,第二天他跟林徽因說: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你們永遠幸福。樑思成後來對他的第二個妻子林洙說,當時他和林徽因都哭了。後來林徽因把樑思成的話告訴了林洙與樑思成

金嶽霖。金嶽霖說,思成能說這個話,可見他是真正愛着你,不願你受一點點委屈,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退出吧。

從那以後,他們三人毫無芥蒂,金嶽霖仍舊跟他們毗鄰而居,相互間更加信任,甚至樑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嶽霖仲裁。金嶽霖此後終生未娶,一直到八十多歲去世。在林徽因去世後,樑思成曾跟林洙說過,作爲徽因的丈夫,確實有點累。樑思成說到這個話題,是因爲林洙問他關於金嶽霖爲了林徽因終生不娶的故事。據林洙說,樑思成笑了笑說:“林徽因是個很特別的人,她的才華是多方面的。樑思成這樣評價過林徽因之後,詼諧地說:“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中國有句俗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對我來說,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我不否認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時很累,因爲她的思想太活躍,和她在一起必須和她同樣地反應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費正清在《樑思成與林徽因》一文裏回憶說:“我經常騎自行車或坐人力車在天黑時到樑家去。紅漆雙扇大門深鎖,傭人把庭院入口的門閂打開,我就徑自穿過內花園去找徽因。在客廳舒適的角落裏坐下,泡上兩杯熱茶,我們迫不及待地把那些爲對方保留的故事和想法講出來。我們有時分析比較中國和美國的不同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但接着就轉向彼此在文學、藝術和冒險方面的許多共同興趣,談談對方不認識的朋友。”

據《林徽因傳》的作者張清平介紹,當年樑思成是因爲林徽因喜歡建築學而學建築的。建築學在他們之間,是共同的事業,也是情感溝通的基礎。關肇鄴《憶樑先生對我的教誨》回憶說:“在先生那樸素而高雅的書房裏,經常可以聽到他們對學術上不同觀點的爭論。有時爭得面紅耳赤,但都有很充足精深的論據。我在旁靜聽,極受教益。也常有某一雕飾在敦煌某窟或雲崗某窟、某一詩句出於何人之作等的爭論而評比記憶力,等到查出正確結論,都一笑而罷。這些都使我感到多麼像李清照和趙明誠家庭生活中的文化情趣。”

1962年,林洙與比她年長27歲的樑思成結婚,因爲年齡、學識和生活經歷上的差距,引起衆多非議。資料員的身份、她與前任丈夫的離婚,也是人們詬病她的重要理由之一。也有人理所當然地傳說她的野心:“林洙想做建築界第一夫人。”

親情的壓力不亞於陌生人的議論。樑思成的長女樑再冰尤其反對這樁婚事,她遊說她的叔伯和姑母們,讓他們聯合寫信,來反對樑思成的再婚。林洙當時總是覺得,走在路上,似乎都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她感到惶惶不可終日。

樑思成和子女的疏遠,與兄弟姐妹的不往來,她認爲是自己造成的,一直負疚在心,尷尬難當。

而樑思成卻坦然處之,他寬慰她,鼓勵她,承擔了所有人的責難和詬病。

“文革”的災難來臨,她死守着“反動學術權威”,陪伴樑思成走過了這段艱難歲月,給他以極大的精神安慰。

從1966年到1969年,她一個月工資才62元,卻同時照料着一家五口人:樑思成,兩個年幼的孩子,還有林徽因的生母何雪嬡。她知道自己必須善待老太太,因爲這是樑思成去世前委託給她的。最後,是林洙照料着老太太,直到後者九十多歲時去世。

自1973年起,她全力整理樑思成遺稿,先後參與編輯了《樑思成文集》、《樑思成建築畫集》、《樑思成全集》等書。

事過境遷,斯人不在,有人問她這麼多年來得到了什麼。林洙的回答自是坦然:“他給了我快樂。”

這個女人,她對快樂的要求,是卑微、誠實和隱忍的。

無論是樑思成生前的才學成就,還是林徽因身後的名聲顯赫,都註定了這個既無學歷、也無地位的女人的後半生,只能存在於光華背後的暗影中,默然無語。她只覺得這是應當。那是別人的光,照不到她的身上,即使是患難與共的丈夫,也無法眷顧到這個弱女子。

樑思成何嘗不是敏感之人?引王志的《城記》裏所記,樑臨終之前,召來了他的好友城市規劃專家陳佔祥,後者與樑思成在解放初期,爲保護北京固有風貌一起奔走不止。樑思成拉着陳的手,極其懇切地說:“這些年,多虧了林洙。”

樑思成1972年去世,林洙才44歲。三十多年過去了,她沒有動過再婚的念頭。“和孩子一起,也是很好。”

她只是遵從着父親的教導,做一個賢妻良母。她一生卑微、厚道。對於磨難和詬病過她的人們,她沒有過怨言。“這是我自己選擇的。”

“我不是一個懦弱的人,我只是很能忍。”她評價自己說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