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讀書名言

勵志類讀書心得3000字兩篇

本文已影響 1.88W人 

勵志類讀書心得3000字兩篇

勵志類讀書心得3000字兩篇

導語:“一本好書受益一生”,從書中獲取的力量是我們很難想象的。一些勵志類的書籍,會給我們奮發向上的動力,激勵着我們勇往直前。以下是本站的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勵志類讀書心得3000字兩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篇1《麥田裏的守望者》讀書心得

在我拿起這本書時,我沒有想到這麼薄的一本書會對我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使我感觸很深,我覺得這本書的形式和內容都很出色。

美國的五十年代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二戰的陰雲尚未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一方面科技發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們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大背景下,過着混混噩噩的生活。於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抽菸酗酒,不求上進,但是,他還不至於淪落到吸毒,羣居的地步,因爲在他心底,一直還存有美麗而遙遠的理想——做一個“麥田裏的守望者”。

作者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出生於紐約的一個猶太富商家庭,他在15歲時就被父親送到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所軍事學校。1936年塞林格從軍事學校畢業。塞林格在紐約的時候就開始向雜誌投稿,其中大部分都是爲了賺錢,但也不乏一些好文章,其中包括了《香蕉魚的好日子》。二戰中斷了塞林格的寫作。戰爭令塞林格恐懼,他之後寫了多本以戰爭爲題材的書。1946年塞林格退伍,回到紐約開始專心創作。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麥田裏的守望者》1951年出版,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塞林格一舉成名。塞林格擅長塑造早熟、出衆的青少年的形象。《麥田裏的守望者》獲得成功之後,塞林格變得更孤僻。他在新罕布什爾州鄉間的河邊小山附近買下了90多英畝的土地,在山頂上建了一座小屋,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他雖然從未放棄寫作,但他在1951年之後,就很少公開出版自己的作品。他後期的作品也越來越傾向於東方哲學和禪宗。看到這裏,讓我不禁想到了重要的一點,霍爾頓的身上折射出了作者的影子:內心孤獨卻又堅守理想。

進入正文。小說主人公是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菲爾德,他是當代美國文學中最早出現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爾頓出身中紐約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他雖只有16歲,但比常人高出一頭,整日穿着風雨衣,戴着鴨舌帽,遊遊蕩蕩,學校裏的老師和自己的家長強迫他好好讀書,爲的是出人投地,以便將來買輛凱迪拉克,而他卻不願讀書,在學校裏一天到晚乾的,就是談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慣周圍的一切,根本沒心思用功讀書,因而老是挨罰。他對學校裏的一切——老師、同學、功課、球賽等等,全都膩煩透了,3次被學校開除。又一個學期結束了,他又因5門功課中4門不及格第四次被校方開除。而他絲毫不感到難受。在和同房間的同學打了一架後,他深夜離開學校,回到紐約城,但他不敢貿然回家,便隻身在美國最繁華的紐約城遊蕩了一天兩夜。當天深夜住進了一家小旅館。他在旅館裏看到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穿戴女裝的男人,有相互噴水、噴酒的男女,他們尋歡作樂,忸怩作態,使霍爾頓感到噁心和驚訝。他無聊之極,便去夜總會廝混了一陣。回旅館時,心裏仍覺得十分煩悶,糊里糊塗答應電梯工毛里斯,讓他叫來了一個妓女。妓女一到他又緊張害怕,最後按講定的價格給了五塊錢,把她打發走了。第二天是星期天,霍爾頓上街遊蕩,遇見兩個修女,捐了10塊錢。後來他的女友薩麗去看了場戲,又去溜冰。看到薩麗那假情假義的樣子,霍爾頓很不痛快,兩人吵了一場,分了手。接着霍爾頓獨自去看了場電影,又到酒吧裏和一個老同學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他走進廁所,把頭伸進盥洗盆裏用冷水浸了一陣,才清醒過來。可是走出酒吧後,被冷風一吹,他的頭髮都結了冰。他想到自己也許會因此患肺炎死去,永遠見不着妹妹菲芯了,決定冒險回家和她訣別。霍爾頓偷偷回到家裏,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他叫醒菲芯,向她訴說了自己的苦悶和理想。他對妹妹說,他將來要當一名“麥田裏的守望者”:“有那麼一羣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裏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裏的守望者。”後來父母回來了,霍爾頓嚇得躲進壁櫥。等父母去臥室,他急忙溜出家門,到一個他尊敬的老師家中借宿。可是睡到半夜,他發覺這個老師有可能是個同性戀者,於是只好偷偷逃出來,到車站候車室過夜。霍爾頓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書了,決定去西部謀生,做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但他想在臨走前再見妹妹一面,於是託人給她帶去一張便條,約她到博物館的藝術館門邊見面。過了約定時間好一陣,菲芯終於來了,可是拖着一隻裝滿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最後,囚對妹妹勸說無效,霍爾頓只好放棄西部之行,帶她去動物園和公園玩了一陣,然後一起回家。回家後不久,霍爾頓就生了一場大病。因爲他的內心十分的苦悶,企圖逃出虛僞的成人世界,去尋找純潔與真理的經歷與感受但周圍的一切卻又讓他如此的失望與無奈。這種精神上無法調和的極度矛盾最終令他徹底崩潰,躺倒在精神病院裏。文章的最後,並未詳寫霍爾頓如何回家,受到父母怎樣的對待等等,而是給讀者留下了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和一縷悲涼在額頭上空盤旋。

縱覽全書,小說通過第一人稱以一個青少年的說話口吻,生動而細緻地描繪了一箇中產階級子弟的苦悶,彷徨的精神世界,從主人公這一個側面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追求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荒蕪的社會風氣,道出了資本主義的實質。故事情節及脈絡還是較爲清晰明瞭的,採用大量的插敘倒敘以及回憶式的寫法,使其又不乏生動曲折之感。

仔細分析一下主人公霍爾頓,發現他雖然有醜惡的一面,放縱的墮落與沉淪,但我覺得作者實際上是要反映的,是他反抗現實,追求自己理想的純潔的一面。他的理想很簡單,就是在這樣一個假模假式的,令人膩煩社會上頑強的生存下去。他的性格深受資本主義社會的耳濡目染:學校裏的老師和他的家長強迫他讀書,只是爲了讓他“出人頭地,以便將來可以買輛混帳卡迪拉克”,學校裏的老師大部分是勢利的僞君子。,連他起初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師後來發現也可能是個搞同性戀的,這位老師對他的話“一個不成熟男人的標誌是他願意爲某種事業英勇的死去,一個成熟男人的標誌是他原爲某種事業卑賤的活着。”像是一條滲透着濃厚利己主義和功利主色彩的資本主義信條,污濁着霍爾頓的心靈。他不願意與他們同流合污,自然也就無法好好讀書,他的不用功表面是頹廢,沉淪,實質上則是對資本主義的價值觀的最無情的揭露。作者把霍爾頓身邊的人,全都描繪成“假模假式”的人,他看不慣周圍的一切。他最討厭看電影,但百無聊賴中又不得不在電影院中消磨時間;他討厭。慕虛榮而又毫無主見的女友去又迷戀她的美色,;他看不慣這個世道,卻無法改變;他甚至痛恨自己,卻沒有參照的標準來改正自身缺點,這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註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爾頓只能用幻想解脫自己,自欺欺人,最後仍妥協於他所深惡痛絕的社會,繼續陷入矛盾的漩渦,無法自拔。他無法爲自己設想出在社會上的立足點,最後只能成爲這個社會的犧牲品。

我爲他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因爲他的確是個很有靈性的孩子,他可以說出“天氣冷得像巫婆的奶頭”這樣讓人大吃一驚又拍案叫絕的話,他在描述周遭時是多麼犀利的冷嘲,說到自己純真的弟妹時又怎樣在玩世不恭的話語裏透出無往不在的溫柔。文首那段話是霍爾頓對妹妹菲苾發自肺腑的話語,那是多麼明朗又純美的畫面:金色的浪潮柔柔滑過幼小的孩子們的身體,他們自由自在地奔跑,而霍爾頓則守護着他們,不要再讓這些孩子如他一樣墮入深谷般的虛無,他們不會憂傷,不會有陰翳的絕望,永遠不會在暗中掙扎,渴求光明又遙不可及,永遠不會讓率真的天性蒙上僞善……我想象着霍爾頓面對妹妹天真的臉說這話的神情,懷着對另一個世界的希望,雙眼朦朧又明亮……

與霍爾頓相比,我們對困惑和煩惱已經習以爲常,因此我們更應把眼光投向我們前方的路,我們應該擁有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假如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更何況我們是生活在新時代的人。理想是人生的指明燈,它能指引我們走向光明的未來。沒有一個人的經歷是一帆風順的,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總會經歷很多挫折與不幸,但我們何必氣餒,自暴自棄?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堅持心中的理想,它就不可怕,並且很快就會過去[]。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總要苦一陣子。堅守我們的理想,在失敗中振作,在振作中奮發,在奮發中取勝,這纔是我們需要的精神。也是我從《麥田裏的守望者》一書所讀得的一點啓發。

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這個時代正處於巨大的變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50年代的美國確實有些相象。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迷茫,消沉,他們逐漸遺忘自己的理想,沒有了最初的熱情,開始嚮往平庸。酒吧、卡拉OK、棋牌室開始人流如潮,網吧、遊戲機房中學生不斷,所謂新新人類瘋狂地迷戀上了搖頭丸、K粉等毒品……

天啊!我們是一羣生活在新時代的新生力量,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我們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羣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從小我們就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憧憬,想當科學家、醫生、護士、老師……假如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難道我們年輕人就該讓生活變得如此混沌?是的,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着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我們的人生纔剛剛開始,縱然生活讓我們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過是暫時的,不就都會過去,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會更美好!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吧!

篇2《名人傳》讀書心得

羅曼·羅蘭《名人傳》包括三個人物傳記,分別是《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

結合羅曼·羅蘭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約翰·克里斯托夫》,更能理解《貝多芬傳》講的內容。可以說約翰·克里斯托夫基本上以貝多芬爲原型,加以作者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而創作的文學作品。

理解托爾斯泰的一生,要讀一讀作品《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托爾斯泰的思想融入到他的文學作品中,甚至包括他所塑造的人物是以客觀現實中的人爲基底。

米開朗基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家、建築師,繪畫家和詩人,他的代表作品:《創世紀》、《大衛》、《奴隸》、《摩西》、《西斯庭教堂天頂畫》,早已成爲不朽之作。

《名人傳》講的是這三個“天賦異稟”的人,羅曼·羅蘭客觀地描述他們的人生。

天才的一生閃耀着五彩光芒,同時也充滿着痛苦與艱辛,其實他們不是我們想象中那樣,過着舒適、閒暇、愜意的生活,而是他們的生活充滿着飢餓、痛苦,與無休止地勞動。

細想一下,這不就是我們平凡人的一生?可能他們的人生遭遇,還不如我們。今天通過《名人傳》,讓我們從“名人”身上體會他們的人生,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出世界的本來面目並仍去愛它。”

1

一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

就是爲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貝多芬(1792年手冊)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矮小粗壯,骨架結實。他於1770年12月16日生於波恩。父親是個沒有才華、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女傭,她是一個廚師的女兒,第一次嫁給一個男僕,喪夫後改嫁貝多芬的父親。

貝多芬4歲時被父親用暴力強迫學習音樂,試圖把他培養成神童。不負父親的期望,苦難的貝多芬11歲時進了歌劇院,13歲時當了管風琴手,1786年他失去母親,17歲時成爲一家之主,擔負起家庭經濟的重任。

悲慘的童年經歷並沒有給貝多芬留下不好的印象,更令人觸動的是他的耳朵出現了問題。

1796年到1800年,他的耳朵晝夜不停地嗡嗡響,重聽問題嚴重起來。貝多芬不想讓人知道他耳朵的情況,仍然堅持音樂演奏和指揮,直到一場演奏會,貝多芬的指揮造成尷尬的局面。

約1819年開始,貝多芬聽力完全喪失。

喪失聽力,對一個音樂節來說無比殘酷,它對貝多芬的人生是致命的一擊。可是貝多芬沒有屈服,他心中還懷有希望。

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體現,同一時期的作品,有第十三號《悲愴奏鳴曲》(1799年),也有歡快的《七重奏》(1799年),清澈的《第一交響曲》等。

殘酷的現實並沒有打敗貝多芬,他在讓心靈習慣痛苦。不僅肉體上的苦痛,精神上給他帶來打擊的是愛情的欺騙。戀愛兩年後,他愛的女子嫁給加倫貝格伯爵,這對貝多芬又是毀滅性打擊。

折磨、痛苦、殘忍、絕望,令貝多芬幾乎失去生命,可他那堅強的性格不會向命運屈服,他又在音樂上創作出不朽的傑作:《葬禮進行曲》的《奏鳴曲》(作品第二十六號)、《月光曲》的《幻想曲》(作品第二十七號)等都是他在1802年所寫的偉大作品。

貝多芬的悲慘人生遭遇告訴我們,面對不堪的命運,我們應選擇心懷希望,執着地勇敢面對。

比起貝多芬,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是幸運的,可有時我們還在糾結在雞皮蒜皮的小事情之中。

在如此悲慘境遇下,貝多芬依然堅持創作,聾了不算什麼,憑着對音樂的感知,他仍能創作出傑作。失去愛情也不算什麼,至少活着能創造價值。

對於我們,又何談藉口,何談抱怨呢?

2

《米開朗基羅傳》,貝多芬分別用三個篇章,五個小標題來敘述。從標題構成及內容來看,我們可以基本瞭解米開朗基羅的一生。

上篇《鬥爭》分三個小標題:力量、在崩裂的力、絕望。

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出生於卡森蒂諾的卡普雷塞。他出生後被送給一個石匠的妻子餵養,所以他開玩笑說:“他當雕塑家的志向源於這石匠妻子的乳汁。”

他去學習,據說老師嫉妒米開朗基羅,一年時間師徒分道揚鑣。同時,米開朗基羅被自己的才華所折磨,樹立仇敵,備受嫉妒,悲哀和糾結成爲他一生的主旋律。

他糾結,他痛苦,在於他是一個“事必躬親”的人,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單槍匹馬地去幹。他想幹的事情有許多,但對雕塑來說,這是一件需要耗費精力與時間的工作,米開朗基羅被承諾壓着,他焦慮、愁苦,與絕望。

羅曼·羅蘭這樣評價米開朗基羅:“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不得不同嫉妒與仇恨進行鬥爭。”

這是天才米開朗基羅的一生,他在糾結與痛苦中度過。儘管他的才華已經超越他人許多,但他仍免不了受到權貴的驅使,受到嫉妒的困擾,與仇敵不斷鬥爭。

他一邊施展才華,雕塑、繪畫作品,一邊迫於生活的壓力左思右想,受其困擾。這是矛盾的一生,也是平凡又偉大的一生。

我們又何曾不似米開朗基羅一樣,因職場上的人際關係所苦惱,疲於應對家庭中婆媳關係、親子關係,迫於經濟壓力做着不喜歡的工作等等。

我們也始終處在一種糾結與痛苦的狀態中,甚至感覺到無法從中抽身。這個“結”該怎麼破?

我們應從向外尋求探索轉到向內修養身心,不在乎外界的評價,做事情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平和,修身養性,做好自己。

3

帕斯卡爾的名言:“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大自然中最脆弱的,但那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我們全部的尊嚴都包含在思想之中,讓我們好好地去思考吧,這就是道德的真諦。”

縱觀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他的身世是悲慘的,他的長相其貌不揚,他不停的思想,並不斷的否定自己的思想,再提出更“前衛”的思想。

托爾斯泰不滿兩週歲時,母親去世,九歲時失去父親。他在五歲時,第一次感受到“人生並非一種享樂,而是一種沉重的勞作。”

他長得像猢猻一樣醜陋,臉又長又厚又粗獷,兩隻小眼睛深陷在眼眶裏,鼻子寬闊,嘴脣厚,耳朵大。他曾因長相而絕望,但他是一個有思想的人,“絕對的真誠”救了他。

托爾斯泰的作品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同時我們在他的作品中也看到作者自己的影子,他將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融合在作品中。

比如《戰爭與和平》中的皮埃爾,他總是在想,總是在尋找活着意義,皮埃爾想的勁頭就像托爾斯泰一樣,尋找更好的思想解救現實生活。

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活脫是托爾斯泰自己。列文和吉娣的鄉村愛情生活,就像托爾斯泰和他“作家的夫人”的生活,彷彿就是他的真實寫照。

“思想”是托爾斯泰的人生主題,他在作品中思考,他在閒暇時思考,他在忙碌時思考,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他的思考建立在俄國曆史和現實基礎上,所以列寧評價他:“俄國革命的鏡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從一個“天才藝術家”身上,我們可以學習這種“思想”的生活方式。我們要做一根有思想的蘆葦。

我們不應像“行走的軀殼”一樣,遇到事情得過且過,不願思考上進,那我們的人生還有何意義呢?

做一個有思想、真實、坦誠的人,是生而爲人的基底。外表美醜、原生家庭等客觀因素,並不是決定人生價值的主要條件,而“思想”纔是。我們評價一個人的偉大,並不在乎他的長相,他的身世,而更多的在於他的思想,他對社會做出的貢獻。

有時候想想我們工作、生活的意義,感覺周而復始,枯燥無味,可是如果我們從能夠幫助到他人的角度出發,我們就會感覺高興,就會覺得生活有意義。

做一個有思想的人,進而做一個有貢獻的人,實現自我人生價值。這是我們從《托爾斯泰傳》中學到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